
即 嵩山 。《后汉书·马融传》:“右矕 三涂 ,左概 嵩岳 。面据 衡 阴,箕背 王屋 。” 明 谢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诗:“天连 嵩岳 寒云尽,马渡 黄河 春草生。”
“嵩岳”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为详细解释:
嵩岳(拼音:sōng yuè)指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的“中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其名称由“嵩”(山大而高)和“岳”(高大的山)组合而成,形容山势雄伟。
地理位置
嵩山属伏牛山脉,主脉横贯登封市北部,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最高峰海拔约1500米。
历史地位
嵩山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周边有少林寺、嵩阳书院等古迹,并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砖塔“嵩岳寺塔”。
文学与典籍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马融传》:“左概嵩岳,面据衡阴”,明代诗歌中也有“天连嵩岳寒云尽”等描述。
在成语或比喻中,“嵩岳”可泛指山岳,或形容事物的重要性、人的卓越才能。但需注意,其核心指代仍以嵩山为主。
以上信息综合权威典籍及地理资料,更多细节可查阅《后汉书》或嵩山相关文献。
《嵩岳》(sōng yuè)是指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嵩山位于河南省,被誉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佛教、道教、儒家文化的重要圣地。
《嵩岳》的拆分部首为山,部首的笔画数为3。
《嵩岳》一词源于古代著名的地理书《山海经》。根据《山海经》记载,嵩山最初被称为“嫘祖山”,后来由于位于土地中央,被赐予了“嵩岳”这一尊崇的称号。
《嵩岳》的繁体字为「嵩嶽」。
在古代,嵩山这个词的汉字写法常常是「崧山」或者「崧岳」。
1. 我们计划明天去登嵩岳,感受神秘的自然风光。
2. 嵩岳作为中国的名山,吸引了无数游客和信徒前来朝拜。
1. 嵩山(sōng shān):指同属五岳之一的嵩山。
2. 嵩洛(sōng luò):指嵩山和洛阳的合称,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
1. 蒙山(měng shān):和嵩山一样,是中国的名山之一。
2. 泰山(tài shān):同为中国五岳之一的泰山也是备受推崇的圣地。
1. 没有明确的反义词,因为嵩岳代表着一座具有神圣意义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