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理和心意。《后汉书·应劭传》:“岂繄自谓必合道衷,心焉愤邑,聊以藉手。”
“道衷”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道衷”指情理和心意,强调符合道德准则与内心真实情感的结合。例如《后汉书·应劭传》中:“岂繄自谓必合道衷,心焉愤邑,聊以藉手”,此处“道衷”即表达“既合乎道理又发自本心”的双重含义。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后汉书》用例强调言行需同时符合客观道理与主观诚意。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属于文言词汇。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语境,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篇章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道衷》是汉字中的一个词汇,它由两个部分组成:道(dào)和衷(zhōng)。
道(dào)是由“辶”(chuò)和“首”(shǒu)两个部首组成的,表示走路的意思。它有四画。
衷(zhōng)是由“⺼”(ròu)和“一”(yī)两个部首组成的,表示心脏的位置。它有六画。
《道衷》一词来源于《诗经》中的一篇诗。在古代,有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所以繁体字也会有相应的写法,如“道”在繁体中写作“道”。
以下是一个关于《道衷》的例句:“他的话道衷肺腑,让人深受感动。”这句话表示对别人的言辞真挚和诚恳。
一些与《道衷》相关的组词包括“道德”、“衷心”等。
与《道衷》相近义的词汇包括“真诚”、“诚恳”等。
与《道衷》相反义的词汇包括“虚伪”、“不诚实”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