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通用的计量制度。其主要优点是:单位的选取有可靠的标准;各基本单位(长度、质量)间有密切联系;采取十进位制。创始于 法国 ,1875年, 法 、 德 、 美 、 俄 等十七国的代表在 巴黎 签订米突公约,并成立国际计量局,规定几个基本单位,又称主单位:(1)长度单位为米,代号m。(2)质量单位为千克(公斤),代号kg。(3)容量单位为升,代号I。由基本单位推导出的单位叫导出单位,如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国际公制简称公制,也叫米制。我国*********在1959年6月公布,确定国际公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
“国际公制”一般指国际通用的度量衡系统,即国际单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简称SI)。它是现代科学、工业和贸易中最广泛使用的计量标准,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基本单位
国际公制以7个基本单位为基础:
十进制与标准化
所有导出单位(如牛顿、焦耳等)均通过基本单位以十进制倍数或分数(如千、毫、微)扩展,便于计算和转换。例如:1千米=1000米,1厘米=0.01米。
历史背景
公制起源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期,旨在统一混乱的传统计量方式。1875年《米制公约》签订后,国际公制逐步成为全球标准,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除美国等少数地区外)均采用。
优势
与英制的区别
英制单位(如英寸、磅、华氏度)主要在美国等少数地区使用,其单位间换算复杂(如1英里=1760码),而国际公制完全基于十进制,更符合现代需求。
若需更详细的技术定义(如“1米”的光速定义或“1千克”的普朗克常数关联),建议参考国际计量局(BIPM)的官方文件。
国际公制是指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系统。其中,“国际”表示该制度在全球范围内适用,“公制”则表示该制度采用十进制制。
《国际公制》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国”字(部首:囗,总笔画:8),“际”字(部首:阝,总笔画:6),“公”字(部首:八,总笔画:4),“制”字(部首:刀,总笔画:2)。
国际公制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法国大革命时期,即18世纪末。法国政府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提出了使用十进制计量单位系统的建议,使得计量更加简便、精确,并且容易推广和通用。
《国际公制》的繁体字为《國際公制》。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有一定差异。例如,“制”字在古代写作“㣺”,“公”字在古代写作“㐬”,“际”字在古代写作“禸”。
国际公制的推广和使用,使得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促进了全球化进程。
国际、公制、计量、单位、系统、进制、推广、通用、社会、精确、全球化
国际标准、国际度量法、国际公制度
英美度量制、英制、英镑制
白鳞报数畀矜城湍吃悸痴小垂花门丹慊电目涤瑕蹈隙东海公东合独轮栭楶蜂巢风清弊绝风瘵符师盖浇饭更尝官治古老鼓吏诃佛骂祖宦室祸菑弧骑呼天吁地建标郊畋交中井底蛤蟆九重城枸橼烂巾巾酪酥留存黎园子弟落蓐没世无称盟契名第明锐鹏鷃疲乏不堪前襟绮幕穷露三一回五一回十里无真言谈玄説妙滔滔不断歪嘴念邪经慰情聊胜无五粮液湘流宪墨现实主义小打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