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昭的意思、师昭的详细解释
师昭的解释
司马师 、 司马昭 的并称。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蔡渭 上书,言 文及甫 元祐 中以书抵 邢恕 ,云:‘ 刘挚 、 傅尧俞 、 梁燾 辈有 师昭 之迹。’”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刘挚 有 师昭 之心,行道之人所共知也。”
词语分解
- 师的解释 师 (師) ī 教人的人: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刼 )为人师。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师。医师。技师。 效法:师法古人。 榜样:师范。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师母。师兄
- 昭的解释 昭 ā 光明:昭明。昭昭(a.明亮的样子,如“日月昭昭”;b.明白事理。如“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明显,显著:昭著。昭彰。昭布。昭雪(揭明真情,洗清冤枉)。 笔画数:; 部首:日;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师昭"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成它的单字本义及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合成义来理解:
一、字源解析
- 师 (shī):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二千五百人为师”,指古代军队编制单位。
- 引申义:由军队引申指传授知识、技能的人(教师、师傅);效法、学习(师法);掌握专门技艺的人(医师、乐师);对僧侣的尊称(法师)等。在“师昭”中,“师”特指人名,即司马师。
- 昭 (zhāo):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日明也”,指光明、明亮。
- 引申义:由光明引申为显著、明显(昭著);公开、彰显(昭示);使显扬(昭雪)等。在“师昭”中,“昭”特指人名,即司马昭。
二、合成义与特指
“师昭”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是特指中国三国曹魏至西晋初年的两位关键历史人物:司马师与其弟司马昭。
- 司马师 (208 - 255年):字子元,司马懿长子。继承父权,官至大将军,实际掌控曹魏朝政。平定毌丘俭、文钦之乱,为司马氏代魏奠定基础。谥号“忠武”,后追尊为晋景帝。
- 司马昭 (211 - 265年):字子上,司马懿次子,司马师之弟。在其兄司马师去世后继掌大权,官至相国、晋王。指挥灭蜀汉,进一步巩固司马氏权力。其子司马炎最终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西晋)。司马昭被追尊为晋文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典故即源于其显露篡位野心。
三、历史背景与语境
“师昭”并称,源于两人在魏晋权力更迭中的连续性和核心作用:
- 权力传承: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无缝接掌军政大权,确保了司马氏集团对曹魏政权的持续控制。
- 篡魏奠基:两人共同完成了其父司马懿未竟的事业,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行动(如平定淮南三叛),彻底架空了曹魏皇室,为西晋王朝的建立铺平道路。
- 历史评价:后世常将两人并称,视为魏晋禅代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是司马氏代魏的实际执行者。
四、文化影响
“师昭”并称在历史叙述和文学作品中具有特定象征意义:
- 权臣代名词:常作为权倾朝野、架空皇权、最终实现朝代更替的权臣代表。
- 典故来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比喻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引用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对“师”、“昭”单字的详尽释义及引申义项提供了权威解释。(因古籍文献无在线版本,无法提供链接)
-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收录“司马师”、“司马昭”词条,详述其生平事迹及历史地位。(因古籍文献无在线版本,无法提供链接)
-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晋书》卷二的《景帝纪》(司马师)和《文帝纪》(司马昭)是记载二人事迹最原始、核心的史料。(推荐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纸质或权威电子版本)
- 《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华书局点校本):陈寿《三国志·魏书》及相关传记(如《三少帝纪》、《毌丘俭传》等)及裴松之注引的《汉晋春秋》、《世语》等,提供了司马师、司马昭活动的背景和细节。(推荐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纸质或权威电子版本)
- 《世说新语》(中华书局点校本):这部笔记小说集包含多则关于司马师、司马昭言行的轶事,反映了时人及后世的评价。(推荐参考中华书局出版的纸质或权威电子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
“师昭”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人物并称,具体解释如下:
-
基本释义
指三国时期曹魏权臣司马师、司马昭兄弟的并称。两人是司马懿之子,在魏晋政权更迭中起关键作用:司马师废黜曹芳,司马昭弑杀曹髦,最终其子司马炎建立西晋。
-
历史背景与延伸含义
宋代文献《闻见后录》中,该词被用作政治隐喻。例如:
- 宋人邵博用“有师昭之迹”暗指刘挚等人有篡权野心();
- 诗词中亦见引用,如唐代韩偓“袁董非徒尔,师昭岂偶然”,借古讽今()。
-
语言用法特点
作为典故,多用于比喻权臣专权或谋逆行为,带有贬义色彩。其使用频率在宋以后逐渐减少,主要见于历史评述或文学创作中。
注:如需具体文献原文或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闻见后录》卷二或相关诗词集。
别人正在浏览...
阿吉白娘子宝録别籞丙烯必也正名不剌头蟾宫折桂筹碗穿山甲出价待人倒粪丁是丁,卯是卯堤山蹲守二不挂五幡戟夫妻船浮缛谷蠡王顾盼多姿寒陋后会有期空浮怜抚恋人尥铞儿裂谷淩云麻笺蛮书马昭铭文内妓溺水鸥鸟不下平行作业普济众生乾结曲饰骚气烧财神绳坐十二晚峰死而无悔四脚拉叉滖灖淘沙洮砚田衣跳脚停解通悟土头土脑毋寱毋喘相犹鲜眼憸言小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