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戎臣的意思、戎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戎臣的解释

武臣。 秦 李斯 《绎山刻石》:“戎臣奉詔,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唐 白居易 《春游二林寺》诗:“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姑息戎臣》:“ 唐穆宗 驭军未得其要,常云宜姑息戎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戎臣(róng chén)是古代汉语中由"戎"与"臣"构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历史语境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分解 "戎"字在《汉语大词典》中载有四项基本义项:①古代兵器的总称;②军事征伐;③古代对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④姓氏。在"戎臣"一词中取第二项军事含义。

"臣"字甲骨文象竖目之形,本义指战俘,后演变为官吏统称。《说文解字》释为"事君者",特指君主时代的官吏群体。

二、整体释义 "戎臣"在古文献中主要呈现两种用法:

  1. 军事将领的统称:《周礼·夏官》载"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郑玄注"此戎臣之职"
  2. 特指边防武官:《新唐书·百官志》记"节度使掌总军旅,专诛杀,谓之戎臣"

三、历史流变 先秦时期多泛指军事官员,汉代始具边防武官的特殊指代。宋代《武经总要》将"戎臣"与"文臣"对举,形成明确职官分类。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在《廿二史考异》中特别指出:"唐世戎臣多出蕃将,其权位与宰相等"。

四、语用特征 该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常见于正史职官志、兵书典籍及边塞诗文中。现代汉语中已不作为常用词汇,仅存于历史文献研究与文学创作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戎臣”的详细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戎臣”指代武臣或军事将领,由“戎”(军队、军事)和“臣”(臣子、官员)组合而成,强调臣子与军事职责的关联。

2. 词源与构成

3. 历史用例

4. 引申含义
部分文献将其扩展为忠诚勇敢的臣子,强调对君主的奉献精神,但核心仍围绕军事职能。

如需更全面的文献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沪江词典及《绎山刻石》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里才白色宝册苞苴竿牍备守産额潮白蠢騃储跱觕恶诞漶动竞贰端翻飞飞鱼鈎风书服教敢任古钗骨擿汗衣虹吸管后言花明柳媚环簇洄湍渐苞讥摘绝妙好辞开颐考极恐猲空索索雷神连迭橉筋木理孙笼圈蒙恩农收缥李蒲弓牵愁青茭全勤鹊不停社会青年甚备沈犗神贶笋枯损抑铁蒺藜推讨图例瓦剌国卫水文房四宝文章巨公销魂荡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