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考试。《金史·选举志一》:“后场廷试,令词赋、经义通试时务策,止选一状元。”《金史·选举志三》:“遂命内祗、并三品职事官承廕人、与四品五品班祗、及吏员人通试,中选者用之。”
“通试”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拼音:tōng shì
释义:指“统一考试”,主要用于古代科举或选拔制度中。例如《金史·选举志》提到“令词赋、经义通试时务策”,即要求不同科目合并考核。
该词最早见于金代文献:
现代语境中,“通试”也可指工程或技术领域的联合测试,例如:
“通试”的核心含义是“统一考试或测试”,既用于古代科举选拔,也可扩展至现代工程验收。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指向。
通试(tōng shì)是一个汉字词语,通指连贯、通畅,试指测试、考察。结合起来,通试可以理解为测试人的通畅程度或者考察人的能力水平。
通试的部首是口(kǒu), 笔画数为10。
通试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最早出现在《汉书·扬雄传》中,用来形容人才的选拔。在繁体中,通试保持不变。
在古代,通试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汉字中的通又称为通偏,偏旁字形为一把手加上一个竖折,表示贯穿、连通的意思;试古时写作試,字形则是取自于当时的印章文化。
1. 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进行一次通试,以衡量学生的学术水平。
2. 这个考试是为了通试参赛选手的表演能力。
通路(tōng lù):表示道路畅通的意思。
通行(tōng xíng):表示交通畅通、通行无阻的意思。
通告(tōng gào):表示陈述、宣布的通知。
测试、考核、评估
堵塞、阻滞、阻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