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苟免的意思、苟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苟免的解释

苟且免于损害。《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孔颖达 疏:“若君父有难,臣子若苟且免身而不鬭,则陷君父於危亡;故云毋苟免。” 唐 白居易 《读史诗》之四:“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明史·张逵传》:“一不蒙谴,则交相庆贺,以苟免为幸。” 聂绀弩 《关于知识分子》:“不过临难苟免卖友求荣之辈,往往被故意地做了夸大的宣传,使有心人像 曹先生 之流摇头浩叹。”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苟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ǒu miǎn,其核心含义为“苟且免于损害”,常指在危难或责任面前以不正当方式逃避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经典出处与用法

  1. 《礼记·曲礼上》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强调面对利益不贪求,面对危难不逃避,否则可能陷他人于危亡。

  2. 白居易《读史诗》
    “苟免勿私喜,鬼得而诛之。”
    ——指出侥幸逃避虽能暂时免祸,但终将受到惩罚。

  3. 历史用例

    • 《明史·张逵传》提到官员以“苟免为幸”,暗含对趋利避害者的批评。
    • 曹聚仁曾赞蒋梦麟“临难不苟免”,反衬“苟免”的贬义色彩。

三、使用场景与评价


四、现代启示

“苟免”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担当精神的重视。当代语境中,可引申为对逃避社会责任、自私自利行为的批判,倡导“临难不苟”的勇气与责任感。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礼记》《明史》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苟免

苟免,汉字由“苟”和“免”两个字组成,共有十四画。

部首:

来源:来自《左传·襄公十五年》:“生焉者获,死焉者苟免,策之不已。”

繁体:苟免(無)。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时候的“免”字在左文右旁时,写作“免”,左侧旁边是由“⿱”表示的。

例句:

  1. 只顾贪图享乐,毫不考虑未来,这样的人只会苟免一时,终究难逃遭遇的苦果。
  2. 他虽然面临困境,但决不采取苟免的方式,而是坚定地面对挑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组词:苟且、免职、自由免职、自动免职。

近义词:逃避、规避、回避。

反义词:坚守、承担、面对。

别人正在浏览...

迸落标译脿子不及格财赂畅见充裕垂世出苗撮算逮意丹字刀笔倒载僀搭敌寮儿啼帖二意繁体法行坟索干手瑰瑰赖赖古字红蛋缓歌缦舞溷厕祸梯旌旗蔽日禁苑黄开第铃轩路用旅榇眀德拗体诗奴颜婢膝庖牺疲隶蒲平牵车孅趋千条万绪迁宅敲棋请对畦畽弃僞从真雀息鋭达若明若暗蜃綍胜迹神伤石州四诊窊下无乃乌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