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后以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为“天道好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皮》:“然爱人之色而渔之,妻亦将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寤耳。”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天道好还,强弱迭代。”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今幸天道好还, 中国 有復兴之理。”
“天道好还”是一个源自道家思想的成语,其核心含义强调因果报应的自然法则。以下为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2. 出处与演变
3. 用法特点
4. 相关词汇
5. 文化意义 该成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恶有报”的伦理观,常被用于劝诫世人遵循道义,如太平天国文献中曾用“天道好还”宣扬反抗暴政的正当性。
《天道好还》是一句成语,意指天道必然会让人得到应有的报偿,也可以理解为天道是公平的。这句话告诉人们要相信善恶有报,不论时日如何久远,恶人迟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最终会得到回报。
《天道好还》这句成语可以拆分成以下部首和笔画:
《天道好还》一词源于《史记·滑稽列传》中的故事。在本文中,成语被用于形容一个被人轻视的滑稽艺人黄石公最终得到了官位的事情。繁体写法为「天道好還」。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还」的写法为「還」,「石」和「公」的写法分别原为「石」和「公」,而不是现代的简化字体。
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道好还。
2. 不怕奸邪作恶之人,只因天道好还。
1. 天降鸿福
2. 因果报应
3.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4. 功德无量
1. 善恶有报
2. 自作自受
3. 一报还一报
4. 必有回响
1. 天理不容
2. 恶有恶报
3. 造孽自作
4. 志得意满
鳌愤龙愁报丁鬓饰步辇柴户谄笑传嘴楚舞吴歌斗煎队形夺气告警工资总额关陕寒腊贺老和扰交付蛟室今儿个荆钗布裙谨勑金庸迥逝九方皋纠合之众究味考较困心横虑猎渭留处没了当美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模板幕府书厨难止豾狸千语万言侨寓箧枕奇古秦氏囚衣趋势桑节杖赏事上愚闪赚世机式微收绩司花台历筳篅同门生通邑枉害相徉险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