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躳率”。1.亲自率领。《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知县事 渭南 贺侯 ,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 孔子 。”
(2).亲身实行。 唐 卢怀慎 《谏十日一朝西宫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
“躬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亲自率领
指某人亲自带领或指挥群体行动。例如《汉书·王尊传》记载:“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描述官员亲自带领民众祭祀的场景。
亲身实行
强调以身作则,亲自践行某种行为或理念。如唐代卢怀慎在谏表中提到:“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指皇帝亲自实践孝道以作表率。
词源构成
“躬”本义为弯腰,引申为亲身、亲自;“率”有带领、表率之意。组合后既可指行动上的带领,也可指道德层面的示范。
语境差异
古代用法
现代延伸
可用于形容领导者或榜样人物的实践精神,如“干部整躬率物,以坚定信仰引领群众”。
需注意与“躬行”(亲身实践)区分:“躬率”更侧重带领他人共同行动,而非单纯个人行为。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证或不同释义,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躬率(gōng shuài)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一个人的举止态度庄重、端正。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公众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谦恭姿态和自律自省的精神。
躬由身部(shēn)和共部(gòng)组成,身部表示与身体相关的字义,共部为声旁部首。
躬的拆分笔画为12画。
躬这个字最早源于古代舞蹈的动作。人们在表演祭祀、朝拜等仪式时,需要大量展现自己的举止庄重、态度谦卑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躬逐渐演变为代表着谦逊与尊敬的语义。
繁体字的躬为“躳”。
在古时候,躬的写法和现在略有差异。古代人们用“⿰身共”的形状来表示躬的意义。
1. 他在公众场合总是躬率自持。
2. 她的仪态端庄,躬率有加。
躬劳、恭躬、躬行、躬逢其盛、躬自盘桓
恭敬、谦恭、庄重、肃穆
随便、傲慢、自大、放纵
騃女百嘉褒衣博带表面文章币物不那成果痴眉钝眼戳份儿搭鈎点醒典艺跌跌滚滚豆角儿敦悦尔许幡薄飞煽负气凫舄扶于弓招挂镰圭景鹘鸼邯郸梦浑雄活变讲覈角动量经程静静惊时几先击筑口材论不定排风庞豫跑腾碰杯披毛求瑕跷工青敷嘁嘁弃忘日食万钱剡溪蚀耗水平疏籁四守堂皇富丽它心痛骨遗金五脓毋盐下上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