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躬率的意思、躬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躬率的解释

亦作“躳率”。1.亲自率领。《汉书·王尊传》:“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长洲县重修儒学记》:“知县事 渭南 贺侯 ,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 孔子 。”

(2).亲身实行。 唐 卢怀慎 《谏十日一朝西宫表》:“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躬率(gōng lǜ)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躬”和“率”二字构成,其核心含义为“亲身带领;以身作则,率先行动”。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解析及权威引用角度详细说明:


一、字义解析

  1. 《说文解字》释为“身也”,本义指身体,引申为“亲自、亲身”。如《论语·乡党》中“吾不试,故艺”,朱熹注“躬行实践”即强调亲身践行。

  2. 《说文解字》注“率,先导也”,本义为引领、表率。如《诗经·小雅》中“率彼旷野”,意为“沿着旷野前行”。

二字组合后,“躬率”强调以自身行动为榜样,亲自引导他人,隐含领导者身先士卒的担当精神。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躬率:亲自率领;以身作则。

    例证:《汉书·东方朔传》:“陛下躬率群臣,崇俭约,示敦朴。”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2. 《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台湾)

    躬率:亲身率领、带头。

    例证:“将军躬率士卒,深入险地。”

    (来源: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链接

  3. 《古代汉语词典》

    躬率:亲自带领,率先垂范。

    例证:《后汉书·班超传》:“超躬率将士,击破匈奴。”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02年)


三、经典文献用例

  1. 《汉书·王莽传》

    “莽躬率俭约,以率群下。”

    意:王莽亲自践行节俭,为臣民作出表率。

  2.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躬率甲兵,征讨四方。”

    指曹操亲自率领军队征战。


四、与现代用词的关联

“躬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可对应“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等成语,或融入“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等表达,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正式文书,强调领导者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7.
  2. 台湾教育部. 《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在线版.
  3. 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词典》. 2002.

网络扩展解释

“躬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亲自率领
    指某人亲自带领或指挥群体行动。例如《汉书·王尊传》记载:“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马,祀水神河伯”,描述官员亲自带领民众祭祀的场景。

  2. 亲身实行
    强调以身作则,亲自践行某种行为或理念。如唐代卢怀慎在谏表中提到:“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指皇帝亲自实践孝道以作表率。

二、详细解析

三、用法与例句

  1. 古代用法

    • “知县事渭南贺侯,躬率博士弟子释菜於先师孔子”(明文徵明),指官员亲自带领学子行祭祀礼。
    • “陛下躬率此道,为天下先”(唐卢怀慎),倡导君主以身作则。
  2. 现代延伸
    可用于形容领导者或榜样人物的实践精神,如“干部整躬率物,以坚定信仰引领群众”。

四、常见误读

需注意与“躬行”(亲身实践)区分:“躬率”更侧重带领他人共同行动,而非单纯个人行为。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证或不同释义,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柏油路谤咎班旋饱呃葆颐背带裱糊并耕逋亩乘风戳脊梁骨蹙紧存爱大卜大行政区番上封护睾牢功衰合保横求回落鹄形江盗甲仗结侣节衣锦套头金威开剪匡相飉戾烈祸里势毛节髦民潘年破丢不答穷人痊安缺絶遶弯荣区汝州风三狗赏心悦目生态学折支释钓势剑金牌时润爽口唐锑逃行枉辙萎腇详虑显露下妻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