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毛节的意思、毛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毛节的解释

(1).即髦节。朝廷使者用作凭证的符节。 唐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当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毛节精诚著,铜楼羽翼施。”

(2).即髦节。道士用来表示法力的符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诗:“仙官欲往 九龙潭 ,毛节朱幡倚石龕。”毛,一本作“ 旄 ”。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单祝二尊师石室》诗:“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大罗天上柳烟含,你毛节朱旛倚石龕。”参见“ 髦节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毛节”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主要可从以下两方面解释:

一、字面含义与历史用法

  1. 朝廷使者的符节
    指古代朝廷使者用作身份凭证的符节,多以牦牛尾(“髦”通“旄”)装饰,象征权威。例如唐代独孤及在《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中提到“毛节精诚著”,即指使者持节执行使命的庄重场景。

  2. 道士的法力象征
    道教中,“毛节”是道士施展法力时使用的符节,常见于宗教仪式或文学描写。如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中“毛节朱幡倚石龕”,描绘了道士持节修行的画面。

二、引申与争议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毛节”作为成语,形容人品行正直、坚守原则。但这一用法未见于高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个别文献的扩展解释,需谨慎使用。

补充说明

建议参考权威典籍(如《汉语大词典》)或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避免混淆不同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毛节的意思

毛节是一个中文词汇,它可表示动植物或一些人体部位上细小而坚硬的部分。

拆分部首和笔画

毛节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部首是“毛”,具体的笔画有4画。

来源

毛节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在古代,人们用“节”来指代植物茎上的细小支撑部分,而加上“毛”则表示这个部位上有毛状的细小物体。

繁体

毛节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毛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毛节的一种常见写法是「毷節」。

例句

1. 这只动物的尾巴上有许多细小的毛节。

2. 这种植物茎上的毛节能增加其稳定性。

组词

一些与毛节相关的组词有:

1. 毛细血管

2. 毛状物

3. 毛发

近义词

与毛节意思相近的词汇有:

1. 毛状物

2. 纤维

3. 毛状结构

反义词

与毛节意思相反的词汇有:

1. 光滑

2. 平滑

3. 无毛

别人正在浏览...

百端待举白鮝柏枝绿梆梆硬暴尩并涵博富残冬淬亮叠掌斗箕发抖肤觉诟诮顾怜故侣浩赜花捐滑汰华夏秽物假报告驾説进门喜卷柜举止刻暴枯萃灵洁藜菽马蹄香昧揥明推暗就挠正皮衣铺拉黔驴之技峭措滊鑪栖身泣笋台屈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阮囊睿意上刑摄勾绳控适路熟人松明火贪惼铁蕉铁爬題引外心枉己正人宛郢五壤五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