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护的意思、封护的详细解释
封护的解释
封缄保护。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士人 郎忠厚 事之至谨,就 捷 ( 文捷 )乞一舍利, 捷 遂与之,封护甚严。一日,忽失所在,但空缾耳。”
词语分解
- 封的解释 封 ē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封。赏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封侯。封君(领有封地
- 护的解释 护 (護) ù 使不受侵犯和损害:保护。护卫。护理。护士。护航。护林。辩护。守护。 掩蔽,包庇:护短。庇护。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封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封缄保护,指通过封闭、密封等方式对物品进行妥善保管或防护。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封护(拼音:fēng hù)指通过封缄(如贴封条、加盖印章等)手段对物品进行保护,防止损坏或遗失。例如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神奇》中记载:“捷遂与之,封护甚严。一日,忽失所在,但空缾(瓶)耳”,描述了封护的严密性。
2.使用场景
- 文献记载:多用于描述对珍贵物品(如舍利、文书)的保护措施,强调封闭性和安全性。
- 诗词引用:古代诗词中常以“封护”表达对自然或文物的守护,如王柏诗句“古苔苍藓封护秘,风删雨剥枝干秃”,暗喻对古树的保护。
3.相关拓展
- 近义词:封存、密封、护封。
- 文化意象:在文学中,“封护”常带有神圣或庄重的色彩,如陈深《题梅图》中“掌管倩姮氏,封护烦滕神”,将封护行为与神话人物关联。
4.历史用例
- 宋代文人文集中频繁出现该词,说明其作为书面语的正式性。例如清代樊增祥词句“春阴琼岛苔花涩,好把御题封护”,描述对皇家题字的保护。
“封护”多用于正式或文学语境,强调通过封闭手段实现保护目的。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用例,可参考《梦溪笔谈》或相关诗词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封护
封护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是赐予封号以保护或担任保护的职责。
拆分部首和笔画:封护的拆分部首是⻌(辵)和⺍(黽),总共有12画。
来源:封护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古之学者制书出则目者以封护,”意指古代学者写作完成后,会将书籍用包裹或封皮来保护。
繁体:封护的繁体字为「封護」。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封护」的写法可能略有差异。例如,秦代的《秦汉古字典》中,「封护」的写法为「封護」,表示同样的意思。
例句:
1. 皇帝封护功臣,使其在军队中担任高职位。
2. 老师封护学生的隐私,保护他们的安全。
组词:封印、护卫、封号、保护、守护
近义词:保护、护持、庇护、保卫
反义词:暴露、放弃、破坏、敌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