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符节的外套。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册皇后仪》:“太傅太保再拜,参政帅掌节者脱节衣,诣太傅位,掌节者以节授参政。”
“节衣”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指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衣物开支,象征节俭、节约的生活方式。这一用法常见于成语“节衣缩食”中,表示省吃俭用、勤俭持家。例如:
指古代符节(官员或使者的凭证信物)的外层保护套,属于历史文献中的专有名词。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可参考《武林旧事》等古籍文献。
节衣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节和衣。
节的拆分部首是⺦(草字头),笔画数为8。节的意思是减少、节省。
衣的拆分部首是⻃(衣字边),笔画数为6。衣的意思是衣服。
节衣的意思是节省衣物,减少衣物的使用。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卫风》中的一首诗,其中有句“与女如喜,日月是晷。”晷即指日晷,古代用来计算时间的一种工具。由于古代生活条件有限,人们不能过分奢侈地购买新衣服,所以节衣成为一种美德。
在繁体字中,节的字形为節,衣的字形为衣。在繁体字中,衣的字形变为衤。
古时候,节和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些不同。节的古代写法为朿,衣的古代写法为衤,所以节衣的古代写法为朿衤。
以下是一些关于节衣的例句:
1. 他一直秉持节衣的精神,从不随意浪费。
2. 在减少消费的目标下,她开始节衣缩食。
组词:节欲、节俭、节约、节流
近义词:勤俭
反义词:奢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