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躬率的意思、躬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躬率的解釋

亦作“躳率”。1.親自率領。《漢書·王尊傳》:“ 尊 躬率吏民,投沉白馬,祀水神 河伯 。” 明 文徵明 《長洲縣重修儒學記》:“知縣事 渭南 賀侯 ,躬率博士弟子釋菜於先師 孔子 。”

(2).親身實行。 唐 盧懷慎 《谏十日一朝西宮表》:“夫孝者,天之經,地之義,人之本也。是陛下躬率此道,為天下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躬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細微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親自率領
    指某人親自帶領或指揮群體行動。例如《漢書·王尊傳》記載:“尊躬率吏民,投沉白馬,祀水神河伯”,描述官員親自帶領民衆祭祀的場景。

  2. 親身實行
    強調以身作則,親自踐行某種行為或理念。如唐代盧懷慎在谏表中提到:“陛下躬率此道,為天下先”,指皇帝親自實踐孝道以作表率。

二、詳細解析

三、用法與例句

  1. 古代用法

    • “知縣事渭南賀侯,躬率博士弟子釋菜於先師孔子”(明文徵明),指官員親自帶領學子行祭祀禮。
    • “陛下躬率此道,為天下先”(唐盧懷慎),倡導君主以身作則。
  2. 現代延伸
    可用于形容領導者或榜樣人物的實踐精神,如“幹部整躬率物,以堅定信仰引領群衆”。

四、常見誤讀

需注意與“躬行”(親身實踐)區分:“躬率”更側重帶領他人共同行動,而非單純個人行為。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或不同釋義,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躬率的意思

躬率(gōng shuài)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個人的舉止态度莊重、端正。它通常用來描述一個人在公衆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謙恭姿态和自律自省的精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躬由身部(shēn)和共部(gòng)組成,身部表示與身體相關的字義,共部為聲旁部首。

躬的拆分筆畫為12畫。

來源

躬這個字最早源于古代舞蹈的動作。人們在表演祭祀、朝拜等儀式時,需要大量展現自己的舉止莊重、态度謙卑的動作。隨着時間的推移,躬逐漸演變為代表着謙遜與尊敬的語義。

繁體字

繁體字的躬為“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躬的寫法和現在略有差異。古代人們用“⿰身共”的形狀來表示躬的意義。

例句

1. 他在公衆場合總是躬率自持。

2. 她的儀态端莊,躬率有加。

組詞

躬勞、恭躬、躬行、躬逢其盛、躬自盤桓

近義詞

恭敬、謙恭、莊重、肅穆

反義詞

隨便、傲慢、自大、放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