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息的意思、保息的详细解释
保息的解释
指安养百姓,使之繁衍生息的措施。《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郑玄 注:“保息,谓安之使蕃息也。”
词语分解
- 保的解释 保 ǎ 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保卫。保管。保健。保障。保密。明哲保身。朝不保夕(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 维持原状,使不消失或减弱:保持。保洁。保质。保墒。 负责:保证。
- 息的解释 息 ī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儿女:子息。 利钱:息
网络扩展解释
“保息”一词的含义需要结合不同语境区分解释,主要分为古代政策概念和现代经济术语两种用法:
一、古代政策概念(主流解释)
基本含义
指古代统治者通过六项措施安养百姓,使其繁衍生息的政策体系。
详细来源
源自《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的“保息六养万民”:
- 慈幼:关爱幼童
- 养老:赡养老人
- 振穷:救济贫困
- 恤贫:体恤贫弱
- 宽疾:宽待残障
- 安富:稳定富裕阶层
郑玄注疏称:“保息,谓安之使蕃息也”,即通过安定民生促进人口增长。
二、现代经济术语(较少使用)
基本含义
指在金融交易中保持利息或收益不减少的行为,常见于投资理财领域。
使用场景
例如银行承诺“保息理财产品”,即保障本金和基础收益的金融产品。
三、使用注意
- 古代用法多用于历史文献研究,现代经济术语需结合具体金融场景判断。
- 现代语境下若需使用该词,建议配合解释以避免歧义。
两类含义的差异体现了语言随时代发展的演变,需根据上下文选择对应解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保息(bǎo xī)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保持平稳、稳妥地维持某种状态或保护某种权益。该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保”(bǎo)表示保护、维持,而“息”(xī)表示平稳、安定。根据笔画,可以将“保”字拆分为“亻”和“保”,而“息”字的部首是“心”。
“保息”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其写法在繁体字中保持不变。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保”字和“息”字的基本形状与现代基本相同,只是一些笔画的书写顺序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个关于保息的例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息市场的稳定,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在这个例句中,保息表示维持市场稳定和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行动或方法。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保险、保护、保障等。这些词汇与保息有着相似的含义或功能。例如,“保险”表示对风险的保护,而“保护”表示对某物或某人的保护和照顾,而“保障”表示确保某种权益或利益不受损害。
作为反义词,可以考虑使用“疏漏”或“破坏”。这些词与保息相对,表示破坏、失去平稳或不保护的状态。
总之,保息是一个用于描述保持平稳和保护某种权益的词汇。它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变化,并与其他词汇有关联,同时也有与之相对的词语。
别人正在浏览...
拔都倍里尼贲门边钥弊絶风清鬓角子不上算陈公博吃瓦片出人下徂年村径带厉当甚么德惠登高履危牍背囮场废阁风尚分荆纲鉴坩埚公旗刮刀广武叹骇胆恒德河上歌画衣冠话语寄监经屑旧金山镌罚哰哰黎地理数逻辑学朴索平青莲客扫头仕进十三篇述而不作疏决司号员宿歇塔尔寺薙工完复网球万箭穿心万世无禁闲服小白脸儿效死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