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痛、失意或落陷之貌。 唐 杜甫 《垂老别》诗:“弃絶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宋 苏舜钦 《遣闷》诗:“白鵠翅翼伤,塌然困泥涂。” 宋 苏辙 《阻风》诗:“我舟恃长风,风止将安为?塌然委积水,坐被弱缆维。”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鸟﹞力竭始下,塌然投於中林矣。”
“塌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哀痛、失意或崩溃的状态,既可用于形容物理上的坍塌(如建筑倒塌),也可比喻人或事物在压力下无法维持原有状态。
物理层面的坍塌
描述物体突然垮塌,如“塌然困泥涂”(宋·苏舜钦诗),或船只失去风力后陷入困境(宋·苏辙《阻风》诗)。
情感与精神层面的崩溃
多用于表达极度悲痛或心理防线瓦解,如杜甫《垂老别》中“塌然摧肺肝”,刻画老人被迫离家的肝肠寸断。
“塌然”兼具具象与抽象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在文学作品中,它常以凝练的词汇传递强烈的情感或场景画面,具有较高的表现力。
《塌然》是一个具有负面意义的词语,多指突然倒塌或崩溃的状态。常用来描述建筑物、山坡等物体的垮塌状况,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破败或人的信心挫败。
《塌然》由“土”和“又”两个部首组成,共计9个笔画。
《塌然》一词最早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袭人一见进来说道:‘奶奶怎么这样塌然起来,倒害了我。’”之后逐渐被广泛使用。
《塌然》的繁体字为「塌然」,拆分部首和笔画数均相同。
在古代,「塌然」的写法与现代相同。
1. 家里的房屋经历了地震后,整个屋子都塌然倒塌了。
2. 他一直以来的努力和希望在遭受失败的打击后,心灵塌然。
1. 塌方:指山坡或斜坡上的土石突然滑落或崩塌的情况。
2. 塌实:指物体结实稳固,不会倒塌。
3. 塌毁:指房屋、建筑等倒塌、破损。
1. 崩溃:指事物或人精神、身体等垮掉、崩塌。
2. 倒塌:指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向下猛然倾倒。
稳固、巍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