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保全其身。 三国 魏 郭遐周 《赠嵇康》诗之三:“勖哉乎 嵇生 ,敬德以慎躯。”
“慎躯”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均与谨慎、保全相关。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字面解析
引申含义
文学出处
最早见于三国魏国郭遐周的《赠嵇康》诗:“勖哉乎嵇生,敬德以慎躯”,意为勉励嵇康修养品德并保全自身。
现代用法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解。
「慎躯」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慎」和「躯」两个字组成。
「慎」,是一个意思为谨慎、小心的字,是由「忄」(心)和「真」两个部首组成,共含有9个笔画。
「躯」,意为人体的主干,是一个由「身」部首和「去」部分两个字组成,共含有15个笔画。
来源:「慎躯」这个词来源于《孟子·公孙丑上》一篇,原文中写道「为教者,则慎其躯」,意为做教育者应当注重修养自身。
「慎躯」在繁体中书写为「慎軀」。
在古代,「慎躯」的写法较为繁琐。具体写法为:「慎躮」,其中「躮」与「躯」音同义近,「躮」偏旁即为「身」部首,表示人的意思。
1. 作为领导者,我们要慎重行事,慎躯修身。
2. 教师是育人的楷模,教导学生要从慎躯开始。
3. 提倡慎躯,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发展自身的素质。
组词:慎重、谨慎、小心谨慎、修身养性。
近义词:谨慎、慎重、慎行、小心、谨记。
反义词:鲁莽、轻率、放任、草率、粗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