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功布的意思、功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功布的解释

(1).古代丧礼中用以迎神之布。其制,用三尺长的白布悬于竿首,略似旗旛。因丧服斩衰、齐衰用粗麻布,此布则经过加工,比较细白,故称功布。

(2).用以引柩。《礼记·大丧记》:“御棺用功布。”《仪礼·既夕礼》:“商祝执功布以御柩。” 郑玄 注:“居柩车之前,若道有低仰倾亏,则以布为抑扬左右之节,使引者执披者知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功布”是古代丧礼中使用的特定礼仪用具,其含义和用途可从以下四方面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用途 功布指在丧葬仪式中使用的白色布帛,主要承担两项核心功能:

  1. 迎神:悬挂于竿首作旗幡状,用于祭祀时引导神灵;
  2. 引柩:出殡时作为灵车行进标志,由执事者持功布在前方调整灵柩行进路线,避免颠簸失衡。

二、形制特征 • 材质规格:采用加工过的细白布,与丧服(斩衰、齐衰)所用的粗麻布形成对比,突显礼仪层级差异; • 制作形制:三尺(约1米)白布系于竹竿顶端,形制类似旌旗,在仪仗队列中具有视觉标识作用。

三、文献依据 《礼记·大丧记》记载“御棺用功布”,《仪礼·既夕礼》详述商祝执功布指挥灵车行进的方法,郑玄注解释其作用是标示道路起伏,使扶柩者调整步伐。

四、词源辨析 “功”在此处并非指功劳,而是强调布料的加工工艺(“功”通“工”),特指经过精制处理的细白布,与粗麻丧服形成工艺对比。

该词属于古代礼仪专有用语,现代汉语中仅见于古籍研究和传统礼制考据领域。如需查阅原始文献,可参考《仪礼》郑玄注及《礼记》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功布》的意思

《功布》(gōng b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功绩显赫。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绩或成就。

拆分部首和笔画

《功布》的部首是「力」,笔画数是7。

来源

《功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文献。在《明史·刑法志》中曾有一段描述:“嘉靖时,江西水师敢死队头领霸王横江(凤翔府应元人)战功布藻,海道传之。”此处的“战功布藻”即是指战绩辉煌。

繁体

《功布》的繁体字为「功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康熙字典》中的记载显示,古时候的《功布》字写作「功佈」,并有不同的字形表现。

例句

他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音乐界取得了一番《功布》。

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非常出色,是学校整个年级的《功布》。

组词

工作、勇气、工程、布置、全力以赴

近义词

功勋、功劳、业绩、成就

反义词

失败、挫折、破产、落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