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纲纪的意思、纲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纲纪的解释

(1) [manage]∶治理

经纬阴阳,纲纪万物。——《镜花缘》

(2) [law and legal system]∶法律制度

王室荡无纲纪,甚至下堂而见诸侯。——元·佚名《秦并六国平话》

朝政崩坏,纲纪废弛。——《汉书·王莽传上》

(3) [outline]∶纲要;提纲

法言却烛下握笔,略记纲纪。——《切韵·序》

详细解释

(1).大纲要领。《荀子·劝学》:“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明 何景明 《赠向先生序》:“君子之治也,设其纲纪,而有其目,与民守之。”

(2).法度;纲常。《韩诗外传》卷四:“説皆不足合大道,美风俗,治纲纪。”《汉书·礼乐志》:“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六亲和睦,此非天之所为,人之所设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勇而寡略,好自称伐,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梁启超 《论中国之将强》:“西人之将灭人国也,则必上之於议院,下之於报章,日日言其国政之败坏,纲纪之紊乱。”

(3).治理;管理。《诗·大雅·棫朴》:“勉勉我王,纲纪四方。”《汉书·律历志上》:“ 汉 兴,方纲纪大基,庶事草创,袭 秦 正朔。” 宋 司马光 《虞部郎中李君墓志铭》:“夫人嫠居二十餘年,抚育诸孤,纲纪家事,大小曲尽其宜。”《镜花缘》第五二回:“故 舜 命 伯夷 典三礼,所以弥纶天地,经纬阴阳,纲纪万物,雕琢六情,莫不以此节之。”

(4).古代公府及州郡主簿。《后汉书·文苑传下·张升》:“仕郡为纲纪,以能出守 外黄 令。”《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纲纪:夫盛德不泯,义存祀典;微 管 之叹,抚事弥深。” 李善 注:“纲纪,谓主簿也。教,主簿宣之,故曰纲纪,犹今詔书称门下也。”《资治通鉴·晋明帝太宁二年》:“有詔:‘ 王敦 纲纪除名,参佐禁錮。’” 胡三省 注:“纲纪,综理府事者也。”

(5).称管理一家事务的仆人为“纲纪”。亦称“ 纲纪僕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 智士 ﹞心鬱然不乐,召纲纪僕让之曰:‘此第高广而圊不称。’” 苏曼殊 《绛纱记》:“尔日有纲纪自酒肆来,带 英 人及巡捕入屋,将家具细软一一记以数号,又一一註於簿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纲纪”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解析:

  1. 词源本义

    “纲”原指渔网的总绳,《说文解字》释为“纲,网纮也”,引申为事物的主体或关键;“纪”本义为丝缕的头绪,《说文解字》载“纪,别丝也”,后衍生出整理、规范之义。二者结合初指维系社会秩序的核心准则。

  2. 制度规范

    在传统典籍中特指国家法度与伦理体系,如《礼记·乐记》强调“纲纪既正,天下大定”,《汉书·礼乐志》称“夫立君臣,等上下,使纲纪有序”,均指向维系社会运转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

  3. 治理实践

    作为动词使用时,表示对政务的整顿管理。《诗经·大雅》中“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即体现君主通过制度推行治理的理念。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亦载“明法度,谨纲纪”的治国方略。

  4. 现代延伸

    当代《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包含双重维度:一为法度准则(如“社会纲纪”),二为组织管理(如“纲纪企业事务”),既保留传统制度内涵,又扩展至现代管理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纲纪”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āng jì,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社会、组织或国家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强调秩序与法纪的维护。其中,“纲”指核心原则或总绳,“纪”指具体细则或网眼结构,二者结合形成完整的规范体系。


二、详细解释

  1. 社会与法纪层面
    指国家法度、社会秩序,如“纲纪废弛”形容制度崩坏,“纲纪有序”则体现治理良好。
    例句:

    • “朝政崩坏,纲纪废弛。”(《汉书·王莽传上》)
    • “国之纲纪,本无禁固诸国通问之詔也。”(《三国志》)
  2. 治理与规范功能
    作为动词时,意为“治理”或“管理”,如“纲纪四方”指统御天下。
    例句:

    • “勉勉我王,纲纪四方。”(《诗经·大雅·棫朴》)
  3. 结构与纲要
    可指事物的提纲或框架,如“略记纲纪”表示记录要点。


三、字源与文化背景


四、近义词与使用场景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纲纪”既包含具体制度,也蕴含治理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秩序与规范的重要表达。

别人正在浏览...

版授犇骛不备成贷传阅棰朴词庭藂翳得果雕锼对保二十一条防不及防风生兽冯雪峰封执福为祸先感契管材过屠门而大嚼含收核电站和弱涸鱼会场荐告节拍悸恐旌干今后进书酒嗉子孔席墨突亏成凉衫辽东归鹤黎山六情立意马匙卖儥聘请抢收繦至千里共婵娟潜翼穷槁秋试榷厘髯鬣染蒨柔蔬衰翁说不齐随踵损神伪巧无把臂香椒铺心荡神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