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文翰荟萃之处。 唐 王勃 《乾元殿颂》:“词庭吐凤,翫鸟迹於春黌;书帐翻萤,閲虫文於夏阁。” 唐 王勃 《梓州慧义寺碑铭》:“披翰苑而长鸣,下词庭而阔步。”
(2).指翰林院。 唐 韦元旦 《早朝》诗:“词庭草欲奏,温室树无言。”
“词庭”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词庭(cí tíng)由“词”与“庭”组合而成:
文翰荟萃之处
指文人雅士聚集、创作诗文的场所。例如唐代王勃在《乾元殿颂》中写道:“词庭吐凤,翫鸟迹於春黌”,以“词庭”比喻文采飞扬的环境。
指代翰林院
翰林院是古代掌管文书、编修典籍的官署,因汇聚文学精英,“词庭”也作为其代称。如王勃《梓州慧义寺碑铭》提到“披翰苑而长鸣,下词庭而阔步”,将“词庭”与“翰苑”(翰林院)并列。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乾元殿颂》等唐代文献或权威词典。
意思:词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诗词的氛围和境界。
拆分部首和笔画:词庭的拆分部首为讠(言字部),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词庭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华黍之什·哀时命》中,用于描述诗歌的气氛和韵味。
繁体:词庭的繁体字为《詞庭》。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写法中,词庭的写法与现代无明显差异。
例句:他的作品充满了词庭,让人沉浸其中,如同置身诗词的境界。
组词:词庭构成词语的一部分,通常不与其他词汇组合形成新词。
近义词:韵致、诗意、词馆。
反义词:平淡、无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