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二十一条的意思、二十一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二十一条的解释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1915年1月由日本驻华公使向袁世凯提出。主要内容为: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两港和南满、安奉两铁路的租借期限为九十九年,并承认日本在东三省南部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权;中国警政和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袁世凯为了做皇帝,几乎全部接受了日本的要求。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能实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二十一条”是近现代中国历史文献中的专有名词,特指1915年1月18日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权提出的不平等条约草案。该条约共分为五号,包含二十一项条款,核心内容包括要求中国承认日本在山东、南满、东蒙的特殊权益,控制中国重要政治经济机构,以及独占中国军事、财政顾问权等(来源:《辞海》第七版历史分册)。

这一条约的历史背景与日本对华扩张政策密切相关,其内容严重损害中国主权,被中国舆论称为“亡国条约”。袁世凯政府经过数月谈判,于1915年5月9日签署部分条款(史称“五九国耻”),但最终因国内强烈反对及国际压力未能完全实施(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代通史》)。

条约文本的完整表述可见于《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其中第一号涉及山东权益继承,第二号确立日本在满洲、内蒙古东部的优势地位,第三号要求汉冶萍公司中日合办,第四号禁止中国沿海港湾租借他国,第五号包含控制中国军政体系的特殊要求(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开文献)。

该条约的签订直接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索之一,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中日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部分条款被废除。现行《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典型例证”,现代汉语使用中常借指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不平等要求(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网络扩展解释

“二十一条”是日本于1915年向中国提出的旨在独占利益的秘密条款,其历史背景、内容及影响如下:

1.定义与背景

“二十一条”是日本在一战期间(1915年)趁欧美列强无暇东顾之机,通过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政府提出的不平等条约,企图全面控制中国政治、经济及军事主权。


2.主要内容

条款共分五号,核心内容包括:


3.结果与影响


4.其他含义

在少数语境中,“二十一条”被引申为成语,形容要求严苛、不容差错(如“提出二十一条规定”),但此用法较少见,通常特指上述历史事件。

如需进一步了解细节,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或《华盛顿会议档案》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爱根白絁报恩黪衣柴棍怱卒待腊倒灶渡江曲风行草靡管他的跪进锅灰榖实和光同尘洪波葫芦蹄擭地佳句尖儿讲用急就九节鞭啾啾唧唧举借军衣抗税客寓科子略等赁钱立契炉竈律仪没下场梦渚嬷嬷妈怒斥乔作衙柔莹阮瑀三同深弓水妃淑慝颂祝酸咸锁国政策坛事桃蠧塔然同类媮息土拨鼠屯兵托付顽愁纨质綫缕械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