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封执的意思、封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封执的解释

《庄子·齐物论》“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唐 成玄英 疏:“初学大贤,邻乎圣境,虽復见空有之异,而未曾封执。”原谓执持事物的界域,后引申为固执,执著。 唐 白居易 《禽虫十二章》诗序:“每章可致一哂,一哂之外,亦有以自警其衰耄封执之惑焉。”《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六年》:“至于出纳移用,均会有无,则专吝封执,动相违戾。”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於是乃不恤守文之非难,扫除情见之封执。”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封执”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但核心意义围绕“固执”或“执著”展开。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1. 哲学起源
    源自《庄子·齐物论》中“未始有封也”的注解。唐代成玄英在疏解中提到“初学大贤……未曾封执”,原指对事物界限的执持。此处的“封”指事物的界域,“执”为坚持,合指对事物分界的固守。

  2. 引申义演变
    后世逐渐从哲学概念演化为“固执、执著”的通用含义。如白居易在《禽虫十二章》诗序中以“封执”自警年老时的偏执。

二、具体用法

三、辨析与总结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庄子》原典及唐代疏注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封执(fēng zh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代封印、封闭、限制等概念。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尚”部,右边是“执”部。根据笔画顺序,它有16个笔画。《康熙字典》将其释义为“封印,封闭”,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现代汉语中也有使用。《封执》的繁体写法是“封執”。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封执没有一种固定的古代字体。因为汉字的形态在演变过程中有所变化,所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无论怎样变化,封执的基本含义并没有改变。 以下是《封执》的一个例句: 封执不严,后果不堪设想。 与封执相关的词语包括:封闭、封存、封禁、封锁等,它们都表示限制或关闭某物的行为。而与封执相反的词语包括:开放、解封、宽容、释放等,它们表示解除限制或开放的行为。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继续帮助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