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槁的意思、穷槁的详细解释
穷槁的解释
贫困。《新唐书·李华传》:“苦风痺,去官,客隐 山阳 ,勒子弟力农,安於穷槁。”
词语分解
- 穷的解释 穷 (窮) ó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 槁的解释 槁 ǎ 枯干: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古同“藁”,草。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穷槁"是一个较为古雅的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义拆分和古籍用例两方面来理解:
一、字义解析
- 穷 (qióng): 本义指尽头、终极,引申为困厄、不得志、生活艰难。《说文解字》释为“极也”。《汉语大词典》指出其有“困厄,处于困境”的义项(《汉语大词典》第8卷,第1页)。
- 槁 (gǎo): 本义指草木枯干,引申为干枯、憔悴、没有生气。《说文解字》释为“木枯也”。《汉语大词典》列出“枯干;干枯”、“憔悴,瘦瘠”等义项(《汉语大词典》第4卷,第1320页)。
二、词汇含义
将“穷”与“槁”结合,“穷槁”一词通常形容:
- (物质生活)极端贫困、困顿潦倒: 指生活境遇极其艰难,衣食无着,陷入绝境。
- (精神或身体状态)枯槁憔悴、了无生气: 指因贫困、失意或疾病等原因,导致身体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如同枯木一般失去活力。
三、古籍用例与权威佐证
- 《庄子·列御寇》: “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虽然此句“穷”与“槁”分用,但描绘的正是一种居住在陋巷、以织鞋为生、脖子枯槁、面色焦黄的极度贫困憔悴状态,与“穷槁”之意高度吻合。(此处指代《庄子》原文的权威性,具体链接可参考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庄子》原文:https://ctext.org/zhuangzi)
- 王逸《楚辞章句》注《渔父》: (对屈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注解)虽未直接使用“穷槁”一词,但“枯槁”在此处明确形容屈原因遭放逐、内心忧愤而导致的形体消瘦、面容憔悴,其境遇之“穷”(困厄)与外形之“槁”紧密结合。(指代《楚辞》及王逸注的权威性,具体链接可参考如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楚辞》原文及注:https://ctext.org/chuci)
“穷槁”一词融合了“穷”的困厄绝境之意与“槁”的干枯憔悴之态,生动地描绘了人或事物因极度贫困、失意或磨难而陷入物质匮乏与精神萎靡的双重困境状态。其核心在于强调一种由内(境遇)而外(形貌)的全面衰败与枯竭。其释义可参考权威辞书如《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及经典古籍用例(如《庄子》、《楚辞》及其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
“穷槁”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
基本释义
“穷槁”指贫困,形容生活困顿、贫苦的状态。该词由“穷”(贫困)和“槁”(枯干、衰败)组合而成,通过比喻手法强化了贫瘠无望的意境。
-
出处与例证
该词可见于《新唐书·李华传》:“苦风痺,去官,客隐山阳,勒子弟力农,安於穷槁。” 此处描述李华辞官后生活清贫,但仍能安于现状。
-
结构与读音
- 拼音:qióng gǎo(注音:ㄑㄩㄥˊ ㄍㄠˇ)
- 结构:“穷”为上下结构,“槁”为左右结构。
-
相关用法与近义词
- 近义词:贫困、穷困、贫寒
- 反义词:富足、富裕
- 常见搭配:如“安于穷槁”,强调甘于清贫的生活态度。
-
扩展说明
“槁”本义为草木枯干,引申为衰败、无生机,与“穷”结合后更凸显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匮乏。该词多用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新唐书》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车蒲轮八倒百米赛跑把门暴虐跋烛之咨避禄沉酣摛华螭头舫当仁不让调署蹀步蛾蝶二舞番君法人飞遁共用天线系统苟得狗跑儿浮合缝隳堕溷溷活业进鼓金谷宴精真纪念日进针沮陷客丁柯则廊下食辽迥撩云拨雨灵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绿林强盗駡山门眉山木刻旁观者效应千秋金镜沁润秋至扇筤身光师尹说话客楟食讬国土域弯蛾王城顽扈慰藉向夕舷门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