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过屠门而大嚼的意思、过屠门而大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过屠门而大嚼的解释

[feed on illusions] 比喻心里想要而不能得到,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屠门:肉铺)

她做母亲的至少也该让孩子们到马路上去睁大了惊异的眼睛,聊且“过屠门而大嚼”。——茅盾《过年》

详细解释

语出《太平御览》卷三九一引 汉 桓谭 《新论》:“人闻 长安 乐,则出门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后用以比喻心中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实际的办法安慰自己。 三国 魏 曹植 《与吴季重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瞿秋白 《乱弹·吉诃德的时代》:“我们可以想得到:是有那种‘过屠门而大嚼’的人!”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有干鱼同酸菜,用钵头装满放在门前柜台上,引诱主顾上门,意思好像是说:‘吃我,随便吃我,好吃!’每次我总仔细看看,真所谓‘过屠门而大嚼’,也过了瘾。”亦省作“ 过屠大嚼 ”。 梁启超 《复刘古愚山长书》:“然则居东南而谭富强,其犹过屠大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过屠门而大嚼”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经过肉铺时故意张大嘴巴咀嚼,比喻用空想或虚假的行为来自我安慰。这一表达源自东汉时期文献,最早见于曹植《与吴质书》中“过屠门而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后收录于《汉语大词典》并被《中国成语大辞典》列为典型心理补偿类成语。

从语义结构分析,“屠门”指屠宰场所,引申为现实中的利益;“大嚼”则通过夸张动作凸显心理补偿机制。该成语语法上属于连动式结构,前后动作(经过与咀嚼)具有时间顺序和逻辑关联。

与近义成语“画饼充饥”相比,二者虽都含自我安慰之意,但“过屠门而大嚼”更强调面对实际利益时的虚假满足,《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其常用来批评脱离实际的自欺行为。现代语言使用中,该成语多出现于经济学、心理学领域,例如形容虚假消费主义或心理防御机制。

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第3版)第5册
  2.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3. 曹植《与吴质书》收录于《昭明文选》卷四十二

网络扩展解释

“过屠门而大嚼”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及用法可总结如下:

释义
字面指经过肉铺门前空着嘴咀嚼,实际比喻对渴望却得不到的事物,通过空想来自我安慰。该成语带有贬义,强调用不切实际的方式满足心理需求。

出处
最早见于东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曹植在《与吴质书》中化用为“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进一步强化了成语的意象。

用法

  1. 作宾语或定语,含贬义,如茅盾在《过年》中写道:“聊且‘过屠门而大嚼’”。
  2. 连动式结构,强调行为与心理的关联性,例如形容人面对无法实现的愿望时自我安慰。

近义词
“过屠大嚼”(见、8),二者含义完全相通,可互换使用。

别人正在浏览...

豹舄齿次抽沙传重出大恭瓷漆麤悍大牌档遁世离羣发刻份量佛人抚世酬物高矗公诸同好刮除管控锅巴黑扑扑槐里月歡朱国会场悔悟火山汤海鹣蟨讦参节食缩衣拘缀釦切里头赂器率初马铁猛趷丁面额南雷排话朴儒匹素匹制青枝緑叶丘乘启证诠简拳王劝学惹事生非婶母石头识微兽穴四酎松柏之茂随葫芦打汤逃时天殃痛饮腿腕子诬民戏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