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3).“高阳酒徒”的略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 、 卢植 、 蔡邕 、 张华 、 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4).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 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 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参见“ 高阳池 ”。
“高阳”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指高而向阳的地势,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孙子·地形》强调军事要抢占高阳之地以利作战。这种地形特点在《后汉书》等典籍中也有提及,多与居住或战略布局相关。
特指上古帝王颛顼。《楚辞·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明确将颛顼与高阳关联,司马迁《史记》进一步记载颛顼为黄帝之孙,说明此称号的权威性。
作为姓名时,“高”象征才华与德行,“阳”代表光明与活力,组合寓意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当代演员高阳即取此名(见)。
提示:如需具体古籍原文或人物生平细节,可查阅《史记·五帝本纪》《楚辞》等文献,或访问相关百科词条。
八十二好避嫌逋事不以人废言裁节菜薹长益驰射擣锉倒买倒卖帝阙地上天官东坡肉飞炬风玉粉汗覆前戒后服舆够受的钩樴轨宪古心横眉竖眼红白訇豗篁篠卉服机案简涩角带借喻惊潮睽疑赁力流转税罗罗墓穴拈指逆生盘歧屏风儿迫责敲杀庆施权官沙质沈匿石榻水泄不通顺劲速急特来湉湉停停当当湍駃危睇为虎傅翼午达迕逆梧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