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高阳的意思、高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高阳的解释

(1).指高而向阳之地。《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张预 注:“居高面阳。”《后汉书·冯衍传上》:“凿巖石而为室兮,託高阳以养仙。”

(2). 颛顼 有天下,号 高阳 。《楚辞·离骚》:“帝 高阳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阳 , 顓頊 有天下之号也。”《史记·五帝本纪》:“帝 顓頊 高阳 者, 黄帝 之孙而 昌意 之子也。” 汉 刘向 《九叹·逢纷》:“云余肇祖于 高阳 兮,惟 楚怀 之嬋连。”

(3).“高阳酒徒”的略语。 宋 贺铸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何以遇 高阳 ?多营瓮头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斗为节。十斗一石,量之极也。故善饮若 淳于髠 、 卢植 、 蔡邕 、 张华 、 周顗 之辈,未有逾一石者。独 汉 于定国 饮至数石不乱,此是古今第一 高阳 矣。”

(4).池名。 晋 山简 置酒游赏的园池。 唐 李白 《襄阳曲》之二:“ 山公 醉酒时,酩酊 高阳 下。” 唐 李百药 《王师渡汉水经襄阳》诗:“ 山公 不可遇,谁与访 高阳 。”参见“ 高阳池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高阳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层次:


一、字面本义

指“地势高且向阳之处”,常用于描述地理方位。

《汉语大词典》 释:“高,崇也;阳,向日也。合指高而向阳之地。”

此义项在古籍中多用于形容建筑选址(如宫殿、民居)或农耕环境(如梯田、果园),强调光照与地势的优越性。


二、历史专称

特指上古帝王“高阳氏”,即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 xū)。

《史记·五帝本纪》 载:“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

作为华夏人文始祖,颛顼的氏族封号“高阳”后成为其代称,亦衍生出“高阳酒徒”等典故(详后)。


三、文学意象

  1. 酒徒的代称

    典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谋士郦食其(lì yì jī)自称“高阳酒徒”以见刘邦,后泛指嗜酒豪放之人。

    唐代李白《梁甫吟》:“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2. 隐逸文化的象征

    因陶渊明《饮酒诗》“昔在高阳宅,甘彼瓢饮欢”的化用,“高阳”被赋予超脱世俗的隐士精神。

    《陶渊明集校注》 考释:“高阳宅借指避世居所,喻清贫自得之境。”


现代用法延伸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司马迁. 《史记》.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彭定求 等编. 《全唐诗》. 中华书局.
  4. 袁行霈. 《陶渊明集笺注》. 中华书局.
  5. 陈明远 汪宗虎. 《中国姓氏辞典》. 北京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高阳”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地理概念

指高而向阳的地势,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孙子·地形》强调军事要抢占高阳之地以利作战。这种地形特点在《后汉书》等典籍中也有提及,多与居住或战略布局相关。

二、历史人物称号

特指上古帝王颛顼。《楚辞·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明确将颛顼与高阳关联,司马迁《史记》进一步记载颛顼为黄帝之孙,说明此称号的权威性。

三、文学意象

  1. “高阳酒徒”的简称:源自《史记》中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的典故,后成为豪饮者的代称。
  2. 晋代园林名称:指山简(晋代名士)宴游的池园,见于《世说新语》等文献。

四、现代人名寓意

作为姓名时,“高”象征才华与德行,“阳”代表光明与活力,组合寓意积极向上、德才兼备。当代演员高阳即取此名(见)。


提示:如需具体古籍原文或人物生平细节,可查阅《史记·五帝本纪》《楚辞》等文献,或访问相关百科词条。

别人正在浏览...

阿恣拌命北君本相避案碧荣残更长乐坡持筹握算重洋传家寳初凉褚薛典列定然風中秉燭负失该邃膏乳更长漏永关营孤踪合不着横梗璜鼎黄箬花奴鼓假黄钺结想晋元帝拘陋赖托雷峰里尹龙门阵孪子邈若河山昵附陪克破体字青童大君缺隅燃爆煞水升迁桥审喻社树失次水裙台球汤粥田驺畏偪武家样宪车闲食险夷小妹子隙大墙坏邪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