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高而向陽之地。《孫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陽,利糧道,以戰則利。” 張預 注:“居高面陽。”《後漢書·馮衍傳上》:“鑿巖石而為室兮,託高陽以養仙。”
(2). 颛顼 有天下,號 高陽 。《楚辭·離騷》:“帝 高陽 之苗裔兮,朕皇考曰 伯庸 。” 王逸 注:“ 高陽 , 顓頊 有天下之號也。”《史記·五帝本紀》:“帝 顓頊 高陽 者, 黃帝 之孫而 昌意 之子也。” 漢 劉向 《九歎·逢紛》:“雲餘肇祖于 高陽 兮,惟 楚懷 之嬋連。”
(3).“高陽酒徒”的略語。 宋 賀鑄 《答杜仲觀登叢台見寄》詩:“何以遇 高陽 ?多營甕頭醁。”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三》:“古人嗜酒,以鬥為節。十鬥一石,量之極也。故善飲若 淳于髠 、 盧植 、 蔡邕 、 張華 、 周顗 之輩,未有逾一石者。獨 漢 于定國 飲至數石不亂,此是古今第一 高陽 矣。”
(4).池名。 晉 山簡 置酒遊賞的園池。 唐 李白 《襄陽曲》之二:“ 山公 醉酒時,酩酊 高陽 下。” 唐 李百藥 《王師渡漢水經襄陽》詩:“ 山公 不可遇,誰與訪 高陽 。”參見“ 高陽池 ”。
高陽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核心層次:
指“地勢高且向陽之處”,常用于描述地理方位。
《漢語大詞典》 釋:“高,崇也;陽,向日也。合指高而向陽之地。”
此義項在古籍中多用于形容建築選址(如宮殿、民居)或農耕環境(如梯田、果園),強調光照與地勢的優越性。
特指上古帝王“高陽氏”,即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n xū)。
《史記·五帝本紀》 載:“帝颛顼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作為華夏人文始祖,颛顼的氏族封號“高陽”後成為其代稱,亦衍生出“高陽酒徒”等典故(詳後)。
酒徒的代稱
典出《史記·郦生陸賈列傳》,謀士郦食其(lì yì jī)自稱“高陽酒徒”以見劉邦,後泛指嗜酒豪放之人。
唐代李白《梁甫吟》:“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隱逸文化的象征
因陶淵明《飲酒詩》“昔在高陽宅,甘彼瓢飲歡”的化用,“高陽”被賦予超脫世俗的隱士精神。
《陶淵明集校注》 考釋:“高陽宅借指避世居所,喻清貧自得之境。”
權威參考來源
“高陽”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指高而向陽的地勢,常見于古代文獻。如《孫子·地形》強調軍事要搶占高陽之地以利作戰。這種地形特點在《後漢書》等典籍中也有提及,多與居住或戰略布局相關。
特指上古帝王颛顼。《楚辭·離騷》中“帝高陽之苗裔”明确将颛顼與高陽關聯,司馬遷《史記》進一步記載颛顼為黃帝之孫,說明此稱號的權威性。
作為姓名時,“高”象征才華與德行,“陽”代表光明與活力,組合寓意積極向上、德才兼備。當代演員高陽即取此名(見)。
提示:如需具體古籍原文或人物生平細節,可查閱《史記·五帝本紀》《楚辭》等文獻,或訪問相關百科詞條。
騃滞暗石白蘇百心殘圭斷璧草酌舛斡楚望骢馬客刀鋸鼎镬電尾調陰陽頂端二時訪舊方山巾番戶工業品恨事哄搶卉炜撿局鑒世夾帳诘盜結胎機帆船禁忌證迥眺駿奔走裈虱枯葉流唱率計木曜日内憂外侮懦兒盤璞嗛呥契厚窮兇極惡饒給儒吏賞赉擅移神藏生忔察審實深永伸冤理枉式序實招疏觕探取讨蒐田莊佗城五方雜處顯選犀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