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红的和白的。形容色彩鲜明美丽。 唐 韩愈 《寒食日出游》诗:“邇来又见桃与梨,交开红白如争竞。” 唐 杜牧 《念昔游》诗:“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也没首饰铅华,自然没包弹。淡浄的衣服儿,扮得如法,天生更一段儿红白,便 周昉 的丹青怎画?”
(2).红事和白事。指嫁娶丧葬之事。《红楼梦》第五五回:“或有婚丧红白等事, 王夫人 贺弔迎送,应酬不暇。” 赵树理 《邪不压正》:“这地方的风俗,遇了红白大事,客人都吃两顿饭--第一顿是汤饭,第二顿是酒席。”
(3).象征革命的和反动的。 曹靖华 《飞花集·风雨六十年》:“那时,负责同志恳切叮嘱道:‘环境复杂,斗争严酷,红白难辨,凡事务必细心、沉着,机智而果决。’”
“红白”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颜色对比
红色象征喜庆、吉祥(如婚礼、节日),白色代表丧事、哀悼(如葬礼)。两者形成对立意象,常用来描述正反两种状态或事件。
例句:白居易诗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通过红白对比描绘自然景象。
视觉描述
指红色与白色相间,形容色彩鲜明艳丽。例如“红白花开山雨中”(唐代杜牧诗句)。
“红白”的核心含义围绕颜色对比展开,延伸至社会习俗与政治象征。具体使用需结合语境判断。若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3、9等来源。
“红白”是一个成语,形容吉庆或者喜事。通常用来形容结婚或庆祝活动中使用的红纸和白纸,象征喜庆和纯洁。
“红白”的拆分部首是“糸”和“白”,部首分别是红的丝字旁和白字旁。它的总笔画数是10,其中红的部分有6画,“白”的部分有4画。
“红白”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红”代表吉祥喜庆的颜色,而“白”代表纯洁无瑕。因此,结合在一起,成为衍生意义的成语。“红白”在繁体中保持相同写法,没有变化。
在古代暹罗文中, “红白”被翻译为洪剌(Hong La)。所以,可以推测出这个词可能在古时候的写法是洪剌。
1. 今天是他们的红白喜事,全家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2. 在中国的传统礼俗中,红白喜事都离不开亲友的祝福和参与。
3. 他送给新人一对红白喜糖,表示祝福和庆贺。
红白糖、红白喜事、红白结婚、红白喜庆等。
吉祥如意、康庄大道、喜上眉梢。
黑白分明、黑暗无光、凄凉无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