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俘掳的意思、俘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俘掳的解释

见“ 俘虏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俘掳”为“俘虏”的异形词形式,其核心含义指战争中擒获敌方人员或物资的行为及对象。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俘”指作战时擒获敌人,“掳”意为强力夺取,组合后包含双重动作属性。《汉语大词典》收录“俘”字条目,释义为“战争中擒获的敌人”,并引《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为例证:“献俘授馘”。现代汉语规范使用中,该词更常以“俘虏”形式出现,包含以下三层内涵:

  1. 动词属性:指作战过程中擒获敌方人员的军事行动,如《孙子兵法》“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即包含处置俘虏的策略逻辑(参考《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2. 名词属性:特指被擒获的作战人员,《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强调其具备“解除武装、失去战斗力”的核心特征。国际法层面,《日内瓦公约》对俘虏待遇有明确条款约束(参考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方文件)。

  3. 修辞延伸:在文学作品中常被隐喻为“被征服者”,如鲁迅《野草》中“但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即暗含精神俘虏的意象(参考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全集》注释本)。

网络扩展解释

“俘掳”是“俘虏”的异形词,二者读音均为fú lǔ,含义和用法完全相同,仅在字形书写上存在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动词用法
    指在战争中擒获敌人,或泛指捉住某物。
    例句:

    • “追了好半天,总算把弯弯绕放出来的鸡全部俘虏了。”
    • “俘虏敌军三百人。”
  2. 名词用法
    指被擒获的敌人,即“战俘”。
    例句:

    • “不虐待俘虏。”
    • “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乐府诗集·隔谷歌》)

二、词源与演变


三、比喻义与扩展


四、相关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魏书》《乐府诗集》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熛风不快残杪常满尊抽取翠饼村市待时而动帝籍斗检封独擅胜场耳尖方寸已乱風僝雨僽负图高致庚癸之呼构扇官评黑魄合要浇懦京朝官酒船台頯然老实疙瘩羸败糲藿灵和殿鸬鹚面谏磨荳腐内面内脏鸟官蠯蜃披写丕则乔话奇余趋竞仁智蹂抑摄食石舫受累贪官探马讨猎天纲天算听说推导侮黩物惑武进无了限制行为能力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