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天纲的意思、天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天纲的解释

(1).天的纲维。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六龙服气舆,云盖覆天纲。” 唐 李白 《大鹏赋》:“跨躡地络,周旋天纲。” 王琦 注:“天纲者,天之纲维。”

(2).帝位之统系,王朝之世系。 三国 魏 曹植 《姜嫄简狄赞》:“ 嚳 有四妃,子皆为王。帝 挚 早崩, 尧 承天纲。”《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今天纲已缀,德树西邻。” 清 唐孙华 《文信国祠》诗:“身柱天纲絶,心扶帝室孱。”

(3).朝廷的纲纪。《后汉书·陈蕃传赞》:“ 陈蕃 芜室,志清天纲。” 唐 韦应物 《睢阳感怀》诗:“豺虎犯天纲,昇平无内备。”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天纲重振,已甘身正典刑。”

(4).星名。《晋书·天文志上》:“北落西南一星曰天纲、主武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天纲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天体运行的秩序与法则

“天纲”最早指代维系天体运行的规律,《晋书·华谭传》记载“天纲虽宏,稍以精意补缀”,此处以“网罟”为喻,强调天体运行如网目般精密有序。汉代王充《论衡·变动》亦言“天且雨,蝼蚁徙,蚯蚓出”,虽未直接使用“天纲”一词,但暗含天道运行对自然万物的支配性。

二、封建社会的伦理准则

在政治语境中,“天纲”引申为君主统治的规范,《后汉书·陈蕃传》载“陛下超从列侯,继承天纲”,特指皇权制度的法统性。唐代孔颖达注《尚书》时强调“天纲恢恢,疏而不失”,将“三纲五常”视为天纲在人伦中的具体化表达。

三、玄学与宗教中的宇宙观

道教典籍《云笈七签》提出“天纲地纪,轮转无端”,赋予其宇宙生成论的哲学意义。佛教《法苑珠林》则将天纲与因果报应关联,认为“天纲昭昭,业报分明”,体现宗教对天道规律的诠释。

(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第2版、《辞源》修订本及《二十五史》语料库)

网络扩展解释

“天纲”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天的纲维(宇宙法则)

指天地运行的总体规律或自然秩序。


2.帝位统系与王朝世系(政权合法性)

代指皇权的正统性与传承关系。


3.朝廷纲纪(国家治理规范)

指维护国家秩序的法律或道德准则。


4.星宿名称

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属北落星群,象征军事或武备。


使用场景

多用于文学或历史文本中,既可描述自然法则(如“天纲恢恢”),也可引申为政权、法度的象征(如“重整天纲”)。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含义。

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出处,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基米德螺线稗官词鼈珠冰鉴鼻子底下步辇层巘超人尘杂赤面迟阳舛剥触劘窜言殂化打瓜对光堆金积玉風帽愤怒的葡萄妇产科副墨冈陇哥巴文阁臣割刿挂恋罣漏果果裹合黄毛旌幡镜浦空积老八辈子劳醉了解令酒离宴没方寸沵漫牌使佩玉扑闪茹柔吐刚哨卒生殉使不的释嫌衰莫殊形诡状送节苏气肃迓外庸晚岁无所不及翔佯小本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