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赤色的岩石。 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望石门》诗:“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峯起。” 钱振伦 注:“ 张载 赋:‘霞石驳落。’” 唐 杜甫 《次空灵岸》诗:“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
(2).矿物名。含有铝和钠的硅酸盐。无色或白色,有时也呈灰色、绿色或红色。有玻璃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可用来炼铝,制造玻璃和陶器等。
霞石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化学成分为Na[AlSiO₄],属六方晶系。其名称源于希腊语“nephele”(意为云),因其断口常呈现云雾状光泽而得名。霞石通常呈灰白、浅黄或浅红色,玻璃光泽,硬度5.5-6,密度2.55-2.66 g/cm³,常见于富钠贫硅的火成岩中(《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
该矿物在工业上用于制造玻璃、陶瓷和珐琅,其高钠含量可替代部分纯碱原料(《地质学大辞典》2019年版)。霞石的晶体结构由[AlSiO₄]⁻四面体与钠离子交替排列形成,化学式可表示为: $$ text{Na}[ text{AlSiO}_4 ] $$ 其形成环境需满足碱性岩浆条件,主要产地包括俄罗斯科拉半岛、挪威奥斯陆地区及中国辽宁的碱性岩体。
霞石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语,主要分为矿物学定义和文化比喻义:
基本性质
霞石是一种含钠和钾的铝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text{KNa}_3[text{AlSiO}_4]_4$,属于六方晶系的架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晶体形态多样,常见六方短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呈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特征
工业用途
因其含铝特性,可用于炼铝;也可替代长石作为玻璃、陶瓷原料,改善材料加工性能。
在中文语境中,“霞石”偶尔被用作成语,结合“霞”与“石”的意象,形容晚霞的绚丽与宝石的珍贵,象征美好与稀有。不过此用法多见于文学修辞,矿物学领域不常见。
部分资料提到霞石饰物具有象征意义,如佩戴可“使人理智、幽默”,但此类描述缺乏科学依据,可能为民间文化衍生。
白河鄙家场强仪代本丹殿刁声浪气恶孰芬芬浮性鸽炭公共休假日憨嬉宏轨黄雀伺蝉惶扰欢欣鼓舞佳儿奸便建功立业尖劈戒食金石之计九投九月滥吹狼狗廪粮胪唱慢声慢气懋历猛醒南米年限脓包行陪情劈留扑碌千牛棋高一着缚手缚脚轻进凄然犬戎濡缕辱末桑榆暖商飈首恶套换天政贴黑金廷诘停薪宛财往造危栏围随无吊乡隣小胥洗车雨稀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