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r;understand;be told;get wind of] 听人所说
听说他到海口去了
听说她现已结婚
(1).听我所说。《坛经·忏悔品》:“汝等听説,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2).听人所说。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宋子京 知 定州 ,日作十首《听説中山好》,其一云:‘听説 中山 好, 韩 家 閲古堂 ,画图新将相,刻石好文章。’”《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听説,恐怕朋友笑话,即便起身回店。” 丁玲 《奔》:“去年的收成听说很好,不晓得回去弄它几亩田种种弄得到不?”
(3).方言。听话。参见“ 听説听道 ”。
“听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听我所说
指说话者希望对方听取自己的陈述。例如《坛经·忏悔品》中“汝等听説,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听人所说
表示通过他人传递的信息获知某事,常用于间接引述。如:“听说他到上海去了”“听说她现已结婚”。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最为常见,强调信息的非直接性。
方言用法
在部分方言中,“听说”可表示“听话”,如“这孩子很听说”(即乖巧顺从)。
以上解析综合了词典释义及实际语用场景,需注意方言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听说这个词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字旁”和“⽂字旁”,拆分后的笔画顺序为25肁。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演变的过程中。
在繁体字中,“听说”可以写作“聽說”,其中“⼣字旁”的繁体形式是“耳”,“⽂字旁”的繁体形式是“謂”。
在古时候,“听说”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耳”是一个描绘耳朵的象形字,表示与听觉相关的事物;而“言”表示言语、话语的意思。因此,可以看出,古时候“听说”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汉字有一些差异。
关于“听说”的例句有很多,比如:“我听说你要去旅行。”这句话表示我得到的信息是你打算去旅行了。
除了“听说”,还可以通过组词形成其他相关的词汇,例如:“听力”、“听众”、“听觉”等。这些词都与听觉相关,表示不同方面的听的能力或特点。
与“听说”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传闻”、“获悉”、“得知”等。这些词都表示获取到一些信息或消息。
作为反义词,与“听说”相对的是“亲眼所见”、“亲口所言”等。这些词语表示通过亲身经历或直接交流获取到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