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ar;understand;be told;get wind of] 听人所说
听说他到海口去了
听说她现已结婚
(1).听我所说。《坛经·忏悔品》:“汝等听説,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2).听人所说。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三:“ 宋子京 知 定州 ,日作十首《听説中山好》,其一云:‘听説 中山 好, 韩 家 閲古堂 ,画图新将相,刻石好文章。’”《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听説,恐怕朋友笑话,即便起身回店。” 丁玲 《奔》:“去年的收成听说很好,不晓得回去弄它几亩田种种弄得到不?”
(3).方言。听话。参见“ 听説听道 ”。
"听说"作为汉语常用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指通过听觉渠道获取信息的认知行为,二是在方言中具有"顺从"的特殊语义。《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通过他人讲述得知消息",如"听说你要去留学"即表达间接获知信息的途径。
从构词法分析,"听"与"说"构成并列式动词结构,这种组合在古汉语中已见端倪。《汉语大词典》收录的宋代文献《朱子语类》中"且听说甚么"的用例,印证该词至少存在八百年的演变历史。现代语言学研究表明,这类并列动词常产生语义融合现象,即整体意义超越字面组合(《汉语动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
方言学研究显示,在吴语区和部分北方官话区,"听说"衍生出"顺从、听话"的引申义。例如《北京方言词典》记载的老北京话中"这孩子真听说",即是对孩童乖巧品性的褒奖。这种语义迁移符合汉语词汇从具体行为向抽象品质转化的普遍规律。
与近义词"传闻"相比,《新华同义词词典》指出二者存在语体差异:"听说"多用于口语交流场景,如"听说明天要降温";而"传闻"则带有书面语色彩,常隐含信息未经证实之意。这种细微差别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需特别注意辨析。
“听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听我所说
指说话者希望对方听取自己的陈述。例如《坛经·忏悔品》中“汝等听説,令汝等於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听人所说
表示通过他人传递的信息获知某事,常用于间接引述。如:“听说他到上海去了”“听说她现已结婚”。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最为常见,强调信息的非直接性。
方言用法
在部分方言中,“听说”可表示“听话”,如“这孩子很听说”(即乖巧顺从)。
以上解析综合了词典释义及实际语用场景,需注意方言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白费半舌音补济长虑程粮吃嘴麤材打扇低等动物地点低空定婚滴瓶读卷服话俘斩稿费晷刻海隅寒缩晈晈桀骜鸠营军服铠马科头圆子枯叶拉齐连疆岭阪聆取论吏马搭子磨坊陌目南内拈花微笑凝鍊清悄虬结取与伞子擅地觞花譱祥手影戏水文学斯德哥尔摩思玄诵书探明调理跳伞员蹄閒三寻威陵文治武功乌咽香穗歇案谢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