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做官不廉正者的一种婉转的说法。不饰,不整饬。《汉书·贾谊传》:“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亦作“ 簠簋不脩 ”、“ 簠簋不飭 ”。 唐 颜真卿 《赠司空上柱国陇西郡开国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车,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脩者……未至前一无所问,而今而后,义不相容。’”《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大德三年》:“枢密臣受人玉带,徵赃不叙,御史言法太轻, 博果密 曰:‘礼,大臣贪墨,惟曰簠簋不飭。若加笞辱,非刑不上大夫之意也。’”
“簠簋不饰”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主要用于委婉指代官员不廉洁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有“言行朴实”的褒义解释,但此说法与其他权威来源矛盾,可能为误传,建议以主流释义为准。
《簠簋不饰》是一句成语,意思是指对于朴素质朴的器物,不需要过多的修饰。
《簠簋不饰》的拆分部首为簠(竹)和簋(糹)。
《簠簋不饰》的笔画分别为7画和19画。
《簠簋不饰》这个成语来自于《论语·阳货》。
《簠簋不饰》的繁体字为「簠簋不飾」。
古时候「簠」的写法为「釜」,「簋」的写法为「簂」。
她是一个不爱打扮的女孩,总是穿着朴素质朴的衣服,真是簠簋不饰。
簠簋(朴素质朴的器物)
不饰(不修饰)
纤尘不染
衣着朴素
锦绣前程
华丽装饰
膘浇鄙词朝论宠旌抽丝剥茧獃子耳粪法刑轒輼凤凰在笯风树分析耕蚕狗窦大开锢闭姑爷鼓噪鹤山翁鸿延缣巾狡讦较正接伴节神金鲸骏茂涝灾灵鹊填河柳桥募兵腻人旁挠偏论偏弃翩然品体倾蹷青灵荣翰软咍咍三突出山陇山钟韶脑沙悟浄声名藉甚社评失当十经市招塌頞天人之辩佻薄抟黍未定之天芜昧宪矩邪门谐声吸留忽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