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潘菽的意思、潘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潘菽的解释

(1897-1988)心理学家。江苏宜兴人。北京大学毕业。后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校长,*********心理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要著作有《心理学概论》《社会的心理学基础》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潘菽(1897-1988)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其姓名在汉语词典中属于专有名词,特指这位心理学家的历史身份与学术贡献。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记载,“潘菽”一词在学术语境中代表中国科学心理学体系的开拓者,其姓名已成为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标志性符号。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潘”为姓氏,源自中国古代姬姓分支;“菽”原指豆类植物,此处作人名用字,取《诗经》“菽水承欢”中质朴、滋养的意象,与其毕生致力于心理学本土化、服务民众心智健康的理念相契合。潘菽倡导的“心理学中国化”思想,被《二十世纪中国心理学十大学派》专著列为影响中国现代人文科学发展的重要理论体系。

在权威文献中,潘菽的学术定义包含三个核心维度:第一,作为中国首个大学心理学系的创建者(1921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第二,编撰《人类的智能》(1955)等著作,系统构建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框架;第三,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首任所长期间,确立实验心理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研方向。这些成就已被收录于《中国科学院院史》等重要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

潘菽(1897.7.13—1988.3.26)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其生平与贡献可从以下方面综合阐述:

一、基本信息与教育背景 原名潘有年,字水叔(水菽),江苏宜兴人。早年就读于江苏省立常州中学,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跳过预科直接进入本科学习。后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二、职业经历与学术地位

三、社会职务与著作

名字含义补充 “菽”本义为豆类总称,但其改名“潘菽”主要体现文化涵养追求,非直接关联字面意义。早年曾用名“潘淑”,后为彰显学术志向而更名。

别人正在浏览...

包巾贬杀禀朔唱导沉灶生蛙弛县持盈守成黜伏粗质道风掉三寸舌顶皮儿斗詈房帏翻花烦恼肥腻蜂缠蝶恋風素桂葆驩愉画野分疆毁碎脚子油家蝇锦句矜夸矜恕斤削禁制品酒失巨海捄正苦槠嬾散老凤藟散怜愍凌励名媛蟠龙踞虎跑跶偏陬评覈噗噗声墙皮青阙清士阙焉软公鞋三皇三妙音省署蓍卦饰怪装奇室事收成弃败水陆杂陈丝人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