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镂冰的意思、镂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镂冰的解释

亦作“ 鏤氷 ”。雕刻冰块。常以喻徒劳无功。 汉 桓宽 《盐铁论·殊路》:“故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鏤冰,费日损功。”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夫鏤氷为璧,不可得而用也。” 唐 黄滔 《谢试官》:“ 滔 蜩甲薄姿,蚁封微状,学虽勤於刻汁,艺则愧於鏤氷。” 宋 黄庭坚 《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鏤冰文字费工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镂冰(lòu bīng)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为“雕刻冰块”,比喻徒劳无功或白费力气的行为。该词源自古代文献,强调在短暂易逝的物体上耗费精力必然无法取得实质成果。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指在冰块上进行雕刻。冰遇热即融,无法长久保存雕刻痕迹,故引申为无效劳动。

    出处:汉代桓宽《盐铁论·殊路》:“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2. 比喻义

    形容付出努力却无成效,或因对象本质脆弱而导致努力白费。

    示例:宋代黄庭坚《送王郎》诗:“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二、结构与用法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收录该词条,释义为“雕刻冰块;比喻徒劳无功”,并引《盐铁论》为书证。

  2.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

    考证其演变:从汉代具象描述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定型成语。


四、文化内涵

成语凝结古人观察自然的智慧,以“冰”的物理特性(易融、脆弱)隐喻事物本质对结果的决定性作用,警示人应遵循客观规律。


参考来源:

  1. 桓宽《盐铁论》(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黄庭坚《山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4.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开明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镂冰”一词包含以下多层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雕刻冰块,字面动作描述。但由于冰易融化,此行为常被赋予象征意义。

  2. 传统比喻
    源自汉代文献《盐铁论·殊路》的“画脂镂冰”,比喻徒劳无功、难以持久的努力。例如:

    “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
    (强调缺乏实质支撑的表面功夫终将失败)


二、文化引申

  1. 艺术领域的延伸
    在部分语境中,可形容极致的精细工艺或艺术创作,如冰雕艺术(需结合具体上下文)。例如宋代黄庭坚诗句:

    “炊沙作糜终不饱,镂冰文字费工巧。”
    (以“镂冰”暗喻耗费心力的文学创作)

  2. 现代拓展用法
    少数文献(如)将其引申为对事物细腻入微的刻画,或形容才华出众者在特定领域的精湛表现,但此类用法较为少见。


三、使用注意

建议在具体使用时结合上下文,优先参考《盐铁论》《史通》等经典文献中的比喻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案节白日青天班坐宝镈背胸变辞边餽秉旄仗钺不逮才局材吏痴滞充箱盈架串气出卖殆尽打掩护法眷逢蒙丰韵格棱够数估贩顾恨筕簹贺庆合眼虹光加惠乩语军力巨万老复丁廉公袴练习曲里言鲁人回日率臆尼师畔心仁民爱物使酒駡座事业家受爵熟风水底摸月水饺疏末遂良桃源客天袠贴贴通赤猥谈误却相去几何险确仙酝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