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史·谢惠连传》:“族兄 灵运 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 惠连 輒得佳语’。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后遂以“谢池草”为怀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相怜 谢 池草,明日又春华。”亦省作“ 谢草 ”。 清 张廷潞 《送魏定野归柏乡》诗:“ 莱 衣爱日春方永, 谢 草关情梦未安。”
“谢池草”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该词出自《南史·谢惠连传》。记载了南朝诗人谢灵运与族弟谢惠连的轶事:谢灵运在永嘉西堂苦思诗句未果,梦中见到谢惠连后灵感迸发,写出名句“池塘生春草”。后人遂以“谢池草”作为怀念兄弟(尤其是弟弟)的典故。
部分文献(如)提到该词与《左传》相关,但主流考据均指向《南史》。可能存在典故流传过程中的版本差异,建议在学术引用时优先参考《南史》记载。
《谢池草》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感激池塘边的草木。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在困境中受到帮助后的感激之情。
《谢池草》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谢(讠),池(氵),草(艹)。其中谢有11画,池有6画,草有9画。
《谢池草》出自唐代杜震寰的《谢池草赋》,他是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这篇文章描述了他通过梦中遇到吴道子,接受到提携,并流露出对吴道子的感激之情。
繁体字:謝池草。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谢池草》这个成语的基本写法和现代基本一致。
他深深感激那位救了他一命的陌生人,心中充满了对他的谢池草。
感激、池塘、草木、困境。
感激涕零、感恩戴德。
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