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口无择言的意思、口无择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口无择言的解释

谓出口皆合道理,无需选择。《孝经·卿大夫》:“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唐玄宗 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后汉书·马援传》:“ 龙伯高 敦厚周慎,口无择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口无择言是汉语中的四字成语,最早见于《孝经·卿大夫章》的“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原指言语自然得体,无需刻意斟酌。随着语义演变,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贬义语境,形容人说话随意、不加思考。

释义与演变

  1. 本义溯源

    成语出自《孝经》,原指言行皆符合礼法规范,因此“无需选择”便自然恰当。例如《后汉书·刘般传》记载“(刘般)口无择言,行无怨恶”,此处强调其言行正直。

  2. 现代语义

    当代《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说话随便,不加考虑”,如“他在会议上口无择言,引发争议”。语义从褒义转为中性或贬义,体现语言随时代变迁的特点。

使用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

“口无择言”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指出口的话语皆符合道理或法度,无需刻意选择修饰。形容人言行自然合乎规范,常用于褒义语境。

二、出处与典故

  1. 《孝经·卿大夫》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唐玄宗注:“言行皆遵法道,所以无可择也”。
  2. 《后汉书·马援传》
    马援评价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强调其言行谨慎、合乎礼仪。

三、用法与示例

四、近义词与特点

注意:部分网页(如)误将“口无择言”解释为“紧张时说不出话”,此为错误解读,需以权威典籍和主流词典释义为准。

别人正在浏览...

惫赖並騖笔研旧鼻子头不噮采莲曲常客承天之祐程业尘芥殩孝带砺山河打讲大节夜吊问迭声放子妇征烘烘怀远胡笛火迫酂侯觳折兼物金钟儿亏制乐道遗荣梁颍蓼洲周公烈祸六窗龙仗枚纪妙诀明征母敕沐泽陪克辔靷潜锋碕岭秦邮帖佉仓山呼升阻比沈冥首揆舒鴈孙词帑府投拜外相五威将武夷君无踪想思隙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