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索性的意思、索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索性的解释

(1) [fearfully]∶直截了当,干脆

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老山界》

(2) [wilful]∶任性

休要靠索性

详细解释

(1).亦作“ 索兴 ”。干脆;直截了当。 宋 朱熹 《与魏元履书》:“ 熹 看得今日之事,只是士大夫不肯索性尽底裡説话,不可专咎人主。”《西游记》第十七回:“拖将过来看处,却是一条白花蛇怪。索性提起来,捽做五七断。” 清 陈维崧 《菩萨蛮·云臣招看牡丹以雨未赴》词:“留花花不可,索性将花躲。”《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偏偏那女子又是有意而来,彼此阴错阳差,你越防他,他越近你,防着防着,索兴防到自己屋里来了。”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那么,《老莲集》索兴在 北平 印,怎样呢?” 巴金 《中国人》:“索性摆出自己的观点,看谁能说服别人。”

(2).痛快。《朱子语类》卷四十:“ 曾点 言志,当时夫子只是见他説几句索性话,令人快意,所以与之。”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三折:“满鼻凹清风,拍胸膛爽气。落的这彻骨毛索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索性"是一个常用副词,其核心含义是表示经过考虑或权衡后,干脆采取某种直接、彻底的行动或做法,不再犹豫或采取折中的方式。它常用于表达一种果断、干脆的态度。

详细解释:

  1. 核心语义:

    • 指在某种情况下,经过盘算或觉得其他方法麻烦、无效后,干脆、直截了当地采取某个行动或做出某个决定。
    • 强调放弃繁琐、犹豫或次要的步骤,直接采取最根本、最彻底或最简便的方式处理问题。
    • 含有“不如干脆”、“倒不如”的意味,表示选择了一种更痛快、更省事的解决办法。
  2. 语用特征:

    • 果断性: 表达一种不再迟疑、下定决心做某事的态度。
    • 彻底性: 所采取的行动通常是相对直接、彻底或一步到位的。
    • 语境关联: 常用于描述在面对困难、麻烦、犹豫不决或尝试其他方法无效后,转而采取更直接行动的情形。
  3. 语法属性:

    • 在句子中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 位置通常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
  4. 语体风格:

    • 多用于口语和一般书面语,具有通俗性。
  5. 近义词辨析:

    • 干脆: 也指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但“索性”更侧重于在权衡或尝试后选择最直接的方式,带有“不如就这样”的意味;“干脆”更侧重于行为方式本身的利落。
    • 直截了当: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不绕弯子。是形容词性短语,侧重描述方式;“索性”是副词,侧重描述选择或决定。
    • 率性: 指由着性子,不加约束。含义和侧重点与“索性”不同。

权威来源释义参考: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释义:表示直截了当;干脆(多用于口语):既然已经做了,~把它做完吧 | 找了几个地方都没找着,~不再找了。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释义:副词。表示直截了当;干脆:既然他不肯来,~我们去找他 | 既然来了,~多住几天。
  3.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释义:副词。表示直截了当;干脆。多用于口语。如:既然时间来不及,~不去了。

“索性”的核心意义在于表达一种在特定情境下(常是权衡利弊或尝试未果后),果断采取最直接、最彻底或最简便方式的决断态度,强调行为的干脆利落和一了百了。它是一个常用的口语化副词,体现了汉语表达中追求效率与痛快的语言心理。

网络扩展解释

“索性”是一个汉语副词,读音为suǒ xìng,主要表示做事干脆、直截了当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2. 用法特点

3. 来源与扩展

4. 使用场景

“索性”强调行动的直接性和心理上的果断,适用于表达舍弃纠结、迅速决策的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倍诵本姓厕身其间撤销持久战除患兴利楚体癫狂底粪抵难独劲乏餧赶不上趟,赶不上趟儿胳膊广寒宫光辉灿烂还名寒欠何处鹤驭洪朝洪垆贿单假贷浃旦椒殿禁仓济济漆漆寄生蜂撧耳揉腮空水立刀论味木履脑际黏黏糊糊农时盆堂频送千妥万妥弃国卿月穷人忍人荣级三胡三日仆射骚杀时宜鼠拖肠琐琐蒲桃跳战头水船畏怀纬说无所畏忌响黩献体现在懈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