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蜂蝶的意思、蜂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蜂蝶的解释

亦作“蠭蜨”。1.蜂和蝶。 唐 韩愈 《花岛》诗:“蜂蝶去纷纷,香风隔岸闻。” 宋 梅尧臣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 江 南看不足。” 宋 陶穀 《清异录·花贼》:“ 温庭筠 尝得一句云:‘蜜官金翼使’,偏於知识,无人可属。久之,自联其下,曰:‘花贼玉腰奴’,予以谓道尽蠭蜨。”

(2).旧时常用以借指帮衬风月的人。 明 无名氏 《霞笺记·丽容矢志》:“自许登楼洗艳妆,从他蜂蝶过东墙。”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自有个两全之法,到那边款语商量,柔情索问,做一个閒蜂蝶花里混。”

(3).指寻花问柳贪恋女色的人。 老舍 《四世同堂》八六:“她的诱惑是一片蛛网,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胶住,而后送到集中营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蜂蝶是汉语复合名词,由“蜂”与“蝶”两种昆虫名称组合而成,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面释义

  1. 指膜翅目昆虫,如蜜蜂、胡蜂等,常群居生活,具采蜜、授粉习性。《说文解字》释:“蜂,飞虫螫人者。”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整理本)

  2. 即蝴蝶,属鳞翅目昆虫,翅膀色彩斑斓,多见于花丛。《古今注》载:“蝶,一名野蛾……翅粉如画。”

    来源:崔豹《古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二、复合词“蜂蝶”的引申义

  1. 自然意象

    泛指春日花丛中的蜜蜂与蝴蝶,象征生机与繁茂。如唐诗“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雨晴》)。

    来源:《全唐诗》卷六百九十(中华书局校订本)

  2. 隐喻意义

    • 情感象征:古典文学中常借蜂蝶逐花暗喻男女情思,如“游蜂戏蝶千门侧”(卢照邻《长安古意》)。
    • 浮浪意象:旧时亦喻轻浮追逐女色者,如《金瓶梅词话》评点“狂蜂浪蝶”之喻。

      来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生态学指代

    现代语境中,“蜂蝶”并提多强调其传粉功能,代表生态链中的重要环节。

    来源:《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重庆大学出版社)


三、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收录“蜂蝶”词条:

蜂蝶(fēng dié)

  1. 蜂与蝶的合称。
  2. 喻寻芳逐艳之人。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蜂蝶”一词的详细解释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本义

指自然界中的蜜蜂和蝴蝶,常用于描绘春景或花卉繁盛的场景。例如:

二、引申义

  1. 借指风月场合的帮衬者
    旧时文人常用此词暗喻在风月场中起推波助澜作用的人,带有戏谑意味。如宋代文献记载温庭筠以“花贼玉腰奴”暗喻蜂蝶。

  2. 隐喻贪恋女色之徒
    清代老舍在《四世同堂》中用“蜂蝶”形容被美色诱惑的西洋人:“她的诱惑是一片蛛网,要把西洋的蜂蝶都胶住”。

三、植物学延伸

另有资料提及“蜂蝶”为春兰品种名(蝶瓣型),但此释义仅见于部分非权威来源,建议谨慎参考。


该词以自然意象为核心,通过文学隐喻拓展出社会文化内涵。如需进一步探究诗词用例,可查阅《全唐诗》《宋诗钞》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卬食庵舍安神稗草百折不回胞波倴城波灵谗波韔弓菖蒲节惩御吹沙麤语单根独苗淡冷刁骚绯紫風舉雲飛風榭分香分业滒弱孤标喊堂威华缨虎盐见势不妙茧丝牛毛朗抱恋空桑燐燐利械雒阳生緑醪埋头顾影佞谄宁告漰濞蓬檐前因后果啓服青岚虬角求全遒旨雀噪染熏日旰不食日晏如不胜衣三精霜收坦夷条分铁山碎通幽动微涂污僞钱先苦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