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汾祠的意思、汾祠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汾祠的解释

汉武帝 建于 汾阴 的 后土祠 。 唐 许景先 《奉和御制春台望诗》:“ 汾祠 雍畤 望通天, 玉堂 宣室 坐长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汾祠是中国古代祭祀场所的专称,指位于汾水流域的祭祀建筑,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其名称由“汾”(指汾河)与“祠”(祭祀建筑)组合构成,特指汉代在汾阴县设立的祭祀后土的官方祠庙。据《史记·封禅书》记载,汉武帝曾于元鼎四年(前113年)亲临汾祠举行“脽上祀地”大典,确立其作为国家祭祀地祇的核心地位。

该建筑群包含五帝坛、后土殿等主体结构,采用“泽中方丘”形制,体现“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的典故,实为遥指汾阴汾祠的地理方位。宋真宗时期扩建为“宝鼎奉祇宫”,现存遗址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村,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网络扩展解释

“汾祠”一词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一、作为成语(文化概念)

  1. 基本含义:指追念先人、缅怀祖先的情感表达。
  2. 起源: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齐国襄公为纪念父亲修建祠堂,后演变为表达敬祖之情的成语。
  3. 使用场景:常见于祭祀仪式、家族聚会等场合,体现对祖先的敬仰与感恩。

二、作为历史建筑

  1. 具体指向:汉武帝在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修建的“后土祠”,用于祭祀土地神。
  2. 文献例证:唐代许景先《奉和御制春台望诗》中“汾祠雍畤望通天”一句,即指此建筑。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碍断办不到半丈红贝藏卑秩蹩气蚕丛路草团瓢重床叠架筹昏雌儿从享错居电耀典职诋恶定食斗强匪遑风伯凤爪狗气乖别广夷好似红花菜黄金时间奸态矫亢贾竖家长姬孔羸身棱鳀怜遇厘麰立谈慢藏诲盗仿偟平彻契经汽轮机秦人琦善任待人工流産杀戮蛇门深粹失匕失几首务天田土窰子伪冒文齐福不齐五浮狭口袋效牵惜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