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草团瓢的意思、草团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草团瓢的解释

亦作“ 草团标 ”。圆形茅屋。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一折:“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盛酒瓮摔做碎瓷甌。”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拽脚,淡濛濛雾锁草团标。”《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即起身,着 沙僧 到后园里拿两个稻草,教他们在园中草团瓢内安歇。”《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皆因是,寿年高,住深山,草团瓢,不是僧来不是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草团瓢”是一个汉语古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指圆形茅草屋,多为简陋的临时居所,常见于山野或乡村。其名称源于形状(圆形如瓢)和材质(茅草搭建)。


详细解析

  1. 历史来源

    • 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类似建筑被称为“团焦”或“蜗牛庐”(《北齐书》记载),形似蜗牛壳,供贫民或隐士居住。
    • 元代后逐渐以“草团瓢”为通用名,如元曲《李逵负荆》中写道:“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直接指代茅屋。
  2. 文学引用

    • 多见于元杂剧和明清小说,如《西游记》第五十六回提到“草团瓢内安歇”,形容取经途中简陋的歇脚处。
    • 马致远《黄粱梦》中“雾锁草团标”等用法,体现其作为隐逸或贫困的象征。
  3. 异名与写法

    • 亦作“草团标”,属同音异写,如《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中两者混用。
    • 清代文献中偶称“团瓢”,但多指更小的屋舍(如《桃花扇》中“改作团瓢”)。

现代使用

现已不常见,主要用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的解读。如需更多例证,可参考《北齐书》、元杂剧选段及《西游记》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词义解释:《草团瓢》是一个繁体词语,意思是指一种用草和竹制成的容器。 拆分部首和笔画:《草团瓢》的部首拆分为草(艹)和田(田)两个部首。根据笔画数,草(艹)部首有4画,田(田)部首有5画。 来源和繁体:《草团瓢》这个词源自古代汉字,是古代人们用来形容一种用草和竹编织而成的容器。在繁体字中,草(艹)部分的写法和现代简体字中一致,而团(囗)和瓢(瓦)两个字的写法稍有不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中,草(艹)的书写形式相似,但可能有细微差别;团(囗)在古时的写法为一个矩形的围合形状;瓢(瓦)在古时的写法可能有一些变化,但整体形状与现代写法接近。 例句:我去农田里摘了一捧草,并用草团瓢盛了清水。 组词:草编、竹制、团结、瓢虫、瓢泼等。 近义词:草编篮、竹制筐、团盒子、瓢虫盛器等。 反义词:陶罐、玻璃瓶、塑料桶、金属盒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