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琦善的意思、琦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琦善的解释

(约1790-1854)清末官员。满洲正黄旗人。曾任直隶总督。1840年,英舰北犯大沽,要挟谈判。他奉命与义律谈判。旋任钦差大臣抵广州,主张对英妥协。后被革职。1853年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对抗太平军。后病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琦善”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一、作为历史人物(主要含义)

琦善(约1790-1854)是清末重要官员,满洲正黄旗人,主要事迹包括:

  1. 鸦片战争中的角色:1840年任直隶总督,与英军谈判主张妥协,后接替林则徐任钦差大臣赴广州,因擅自签订条约被革职。
  2. 对抗太平军:1853年任钦差大臣,建立江北大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最终病逝军中。
  3. 出身与地位:出身满洲贵族,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自称“本大臣爵阁部堂”,地位显赫。

二、作为词语的误用解释

部分词典(如)将其拆解为成语,认为“琦”指珍贵,“善”指良善,组合表示“品德高尚”。但此解释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历史人物姓名的误读。

三、评价争议

历史学界对其评价存在分歧:部分观点认为他在鸦片战争中妥协误国,也有研究指出其决策受限于清廷整体战略,需结合时代背景分析。


提示:若需了解更详细生平,可参考《清史稿》或近代史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琦善

琦善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玉和罒,笔画总数为12画。这个词语由“琦”和“善”两个字组成。

“琦”是一个古代的金属器皿,指的是一种形状类似于盖碗的容器。它是由石英制成的,因其坚硬而得名。在古代文化中,琦被用来象征珍贵、美好,也代表了高尚的品质。

“善”是一个表示美好、良好或优秀的形容词。它与正直、慈善和善行等含义相关,是一个积极向上的词汇。

由于琦字的繁体形式与简体形式相同,因此其在繁体汉字中的写法与简体一样。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琦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古时候的汉字书写形式更加方正,琦字在古代写法中的形状更加规整,笔画划分更为分明。

以下是一个使用琦善的例句:“他是一个琦善之人,总是乐于助人,并且保持着良好的品德。”这句话意思是形容某人为一个优秀、正直的人,总是愿意帮助他人并具备良好的品德。

琦善这个词语也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起来使用,例如:“琦善品德”、“琦善人格”、“琦善行为”等。这些词组都强调了琦善的积极向上的意义。

与琦善意义接近的词语有德行、美德、善良等等。这些词汇都强调了一个人应具备的好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琦善的反义词可以是恶行、恶德、邪恶等等,这些词汇则与负面的行为和品质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谁报伏采笺菖歜雠嫉达戈大伙房水库打江山跌眼镜冬烘头脑斗怒敦穆娥月发奋焚诵俯就服行干瘠公府怪气顾仲彝河豕黄花鱼虎头枕缄翰拣閲惊魂甫定近列鸠集寄意急竹繁丝肯心款门枯木朽株揽撷老朽无能连兵列宁室鳞崪龙朝尨眉皓发末习母畜念书逆视瞟一眼疲殆清吭赏假涉足谈风韬涵铜盆铁帚颓挫猥欸我自五道无灰酒吾们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