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配享,附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 元丰 中,以 退之 从享 文宣王 庙,郡县所画,皆是 熙载 ,后世不復可辩, 退之 遂为 熙载 矣。”《元史·祭祀志一》:“本朝 大德 九年,中书圆议,止依《周礼》,祀昊天上帝。 至大 三年圆议,五帝从享,依前代通祭。”参见“ 从祀 ”。
(2).陪祭。《新唐书·礼乐志二》:“通事舍人、謁者、赞引各引享官、九庙子孙及从享羣官、诸方客使以次出。”参见“ 从祀 ”。
“从享”是一个古代祭祀礼仪相关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指在祭祀主神或主祭对象时,将次要人物或神灵附属于主祭对象一同受祭。例如:
指在祭祀活动中作为次要参与者进行祭祀,而非主祭者。例如:
“从享”与“从祀”含义相近,但“从祀”更侧重礼仪流程中的附属地位。该词常见于宋元文献,明清后逐渐少用,多用于描述儒家先贤、帝王或神灵的祭祀体系。
提示:以上释义综合了古籍用例及辞典解释,若需进一步考据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梦溪笔谈》《元史》等原始史料。
《从享》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以众人共享”的意思。它通常用来描述一种集体共同分享和互惠的行为或理念。
《从享》的部首是“人”字旁,表示与人相关的含义。它由5个笔画组成,分别是横、竖、横、撇、捺。
《从享》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是由“从”和“享”两个字组成的。其中,“从”字表示跟随、共同,而“享”字表示享受、分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从享》这个词语,表示众人共享的意思。
《从享》的繁体字为「從享」。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古籍记载,《从享》在汉字古写法中为「從享」。字形略有变化,但整体意思与现代汉字相同。
1. 我们应该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从享》这个美丽的自然资源。
2.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参与并《从享》项目的成功。
相关的组词有:共享、共享经济、共享资源、共享社区等。
与《从享》相近义的词语有:共有、共同拥有。
与《从享》相反义的词语有:独占、私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