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诋恶的意思、诋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诋恶的解释

责骂、憎恶。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 宋煇 ﹞在 扬州 ,尝掖 高宗 登舟渡 江 ,故被记録,歷登运使,以殿撰知 临安府 。士民皆詆恶之,目为‘油浇石佛’,甚者呼为‘乌贼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诋恶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诋”和“恶”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为通过言语毁谤、丑化他人。以下从权威汉语工具书角度分层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诋(訾)

    《说文解字》释为“诃也”,即斥责、诽谤㊟。引申为用言语攻击、污蔑,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

  2. 恶(惡)

    《康熙字典》注“丑也,瑕也”,指缺点或丑化行为㊟。此处作动词,意为揭露污点或刻意贬损。

二、复合词释义

诋恶 =诋(毁谤) + 恶(揭短),指以恶意言论贬损他人名誉,强调主观的污蔑意图。例如:

《汉书·刘向传》载:“(石显)专权擅朝,排挤贤良,多行诋恶。”

此处指石显用诽谤手段丑化政敌形象。


三、权威工具书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收录“诋恶”词条,释义为:“诋毁丑化。多指恶意攻击他人。”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注解:“诋,毁谤;恶,揭人过失。合指以不实之词污蔑他人。”


四、古籍用例


引用来源

㊟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0349-5

㊟ 《康熙字典》(标点整理本),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3918-5

※ 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诋恶”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两类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恶意诽谤与中伤
    指通过言辞攻击他人的品德、行为或声誉,带有明显的恶意。例如《左传·僖公十三年》中提到的历史背景,体现了该词用于描述蓄意贬损他人的行为。

  2. 责骂与憎恶
    在部分文献中,“诋恶”也指公开责骂或表达强烈的厌恶情绪。如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记载,临安府士民因不满官员宋煇,称其为“油浇石佛”“乌贼鱼”,即属此类用法。


二、使用场景与辨析

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强调“捏造事实攻击”,后者更偏向“因厌恶而斥责”。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三、来源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左传》相关篇章或宋代笔记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塔表色鼻端生火不惜代价不杖期娼家常禁踌躇不决窗门次春淙齧达庄电子对抗丁册范性俯视倌人归置核覆黑麻横豪鸿熙箭脚迥途汲深讥绳纠结酒影俊茂侃尔离上丽硕饠饆骆驼绒驴鸣狗吠卖珠茂学没完面染腼颜模型拿败念道怒吽吽僻处铅锋潜惊清远起息拳头产品散车三小凤凰沙发私逮四姻九戚邃闼泰玄闻风而兴向学邪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