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赴火的意思、飞蛾赴火的详细解释
飞蛾赴火的解释
比喻不惜牺牲而有所作为,或自寻死路,自取灭亡。《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亦作“ 飞蛾赴焰 ”、“ 飞蛾赴烛 ”。《旧唐书·僖宗纪》:“既知四隅断絶,百计奔衝,如穷鸟触笼,似飞蛾赴焰。” 宋 黄庭坚 《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参见“ 飞蛾投火 ”。
词语分解
- 飞蛾的解释 蛾子。有趋光的习性。 晋 崔豹 《古今注·虫鱼》:“飞蛾善拂灯,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晋 张协 《杂诗》之一:“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唐 杜甫 《写怀》诗之二:“君看灯烛张,转使飞蛾密。
- 火的解释 火 ǒ 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 紧急:火速。十万火急。 指枪炮 * 等:火药。火炮。 发怒,怒气:火暴。火
网络扩展解释
“飞蛾赴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fēi é fù huǒ,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如同飞蛾被火光吸引而扑向火焰,最终丧命。
部分文献(如、)提到,该词也可用于形容不惜牺牲而有所作为,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语境判断褒贬。
2.出处与典故
- 最早出处:出自《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衍生用法:后世文献如《旧唐书》和宋代黄庭坚的诗中,也以“飞蛾赴焰”“飞蛾赴烛”等变体表达相似含义。
3.用法与语法
- 词性:通常含贬义,用于批评盲目冒险或自取灭亡的行为。
- 语法结构:主谓式或动宾式,可作谓语、状语、定语。
例句:
- 他此举无异于飞蛾赴火,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 盲目投资高风险项目,简直是飞蛾赴火。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飞蛾投火、自取灭亡、灯蛾扑火。
- 反义词: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5.延伸理解
成语通过飞蛾的生物学特性(趋光性)隐喻人类行为,警示不可盲目追求短暂利益而忽视风险。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典故分析,可参考《梁书》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飞蛾赴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人冲动地追求激情,无视危险。它的拆分部首是 隹+月+赤,总共有12个笔画。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出自于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飞蛾因为受到火的吸引而冲向火焰,最终不幸身亡,比喻人因疯狂追求某种欲望而付出沉重代价。
在繁体字中,《飞蛾赴火》的写法是「飛蛾赴火」。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也有所不同,如今的写法是现代汉字的简化形式。例如,在《康熙字典》中,赴的旧写法是赴(廱)。它的习用写法有很多,譬如“归艾赴火”、“莫敢赴火”等。
下面是一个例句来帮你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
他如同飞蛾赴火般,毫不犹豫地跳进了这个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陷阱。
与《飞蛾赴火》相关的组词有:
1. 飞蛾 - 指追求激情而忽视危险的人。
2. 赴火 - 指冲动地追求激情,无视危险。
3. 归艾赴火 - 指情愿赴火,表现出勇敢无畏的精神。
近义词包括:
1. 自取灭亡 - 意思相似,指因自己的不理智行为或决策而导致灾祸。
2. 班门弄斧 - 意思是形容不知天高地厚地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反义词包括:
1. 谨慎 - 意思是指在行动或决策上小心谨慎,避免冲动和危险。
2. 警觉 - 意思是指对危险情况有敏锐的感觉和警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