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槁卧的意思、槁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槁卧的解释

如枯木般不动地躺着。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近仍在就医,要而论之,终较夏间差胜矣。我鉴于世故,本拟少管闲事,专事翻译,借以糊口,故本年作文殊不多,继婴大病,槁卧数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槁卧

“槁卧”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槁”与“卧”组合而成,形容人或物如枯木般躺卧的状态,多指因极度衰弱、绝望或贫病而僵卧不起。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槁(gǎo)

    • 本义:枯干、干枯。《说文解字》释为“木枯也”,如《孟子·梁惠王上》“槁项黄馘”,形容枯瘦的脖颈。
    • 引申义:比喻生命力的衰竭或精神的萎靡,如“形如槁木”。
  2. 卧(wò)

    • 本义:伏几休息,后泛指躺卧。《说文解字》注“伏也”,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答“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羽“按剑而跽”即表警戒坐姿,与“卧”形成对比。

二、词义解析

“槁卧”一词的核心意象是枯槁僵卧,常见于古诗文,包含两层含义:

  1. 身体状态:形容人因疾病、衰老或贫困而身体干枯,无力行动,只能躺卧。

    例:陆游《幽居》诗:“槁卧仅如龟息稳,贫居常逐雁行疏。”

    (以“龟息”喻微弱呼吸,凸显贫病交加下的僵卧之态。)

  2. 精神状态:象征意志消沉、心灰意冷,如枯木般毫无生机。

    例:苏轼《与米元章书》:“某食则胀,不食则羸甚,昨夜通旦不交睫,端坐饱蚊子耳。不知今夕如何度?槁卧长叹而已。”

    (此处“槁卧”既写病体难支,亦抒内心郁结。)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明确收录“槁卧”,释义为:“枯卧。多指贫病潦倒,僵卧不起。”

    引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生槁卧空斋,自念必死。”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强调其比喻义:“形容身心衰颓,如枯木僵卧。”

    引例:《明史·李梦辰传》:“国事日非,槁卧旅舍。”


四、使用场景

“槁卧”属书面雅言,现代汉语已罕用,但仍见于:


参考文献

  1.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
  2. 陆游. 《剑南诗稿·卷五十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3. 苏轼. 《苏轼文集·卷五十八》. 中华书局, 1986.
  4.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5.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4.

扩展阅读:

网络扩展解释

“槁卧”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ǎo wò,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理解:

  1. 基本释义
    指“如枯木般不动地躺着”,形容人长时间静止不动、毫无生气的状态,常带有憔悴、枯槁的意象。

  2. 语境与用例
    鲁迅在《书信集·致台静农》中曾用此词描述自己病中的状态:“继婴大病,槁卧数月。”。此例中,“槁卧”不仅指身体无法活动,还隐含了因病衰弱、精神萎靡的深层含义。

  3. 延伸解析
    从构词看,“槁”意为枯干,“卧”指躺卧,组合后强化了因极度疲惫、病痛或消沉而长时间僵卧的意象,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表达,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

  4. 注意事项
    需与普通“躺卧”区分,该词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通常不用于中性或积极场景。

别人正在浏览...

阿罗汉拔群变生肘腋冰解云散篦梳敝亵驳异草露赐献酢菜邨堡错笋耽习打食豆娘对抗赛杜园笋凤凰皁隶风险風言霧語负石关会鸿絧驩哗化行挥犀火轮焦蒿极变颈脖絶世黎兜鍪邻比沦弊马竿面罄内霤剽疾亲策请平群策群力软笑乳儿伸冤十六字诀溯回天动田窦天厌玩耽危如累卵微弱闻健无本生意汙道无脚蟹污潦鲜薧陷滞瑕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