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梵王宫的意思、梵王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梵王宫的解释

本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泛指佛寺。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太阳忽临照,物象俄光煦。梵王宫始开,长者金先布。” 宋 苏轼 《金门寺中见李留台与二钱唱和四绝句》之四:“一纸清诗弔兴废,尘埃零落梵王宫。” 元 关汉卿 《齐天乐·崔张十六事》曲:“梵王宫月轮高,枯木堂香烟罩。 法聪 来报,好事通宵。”豫剧《叶含嫣》:“隐居梵王宫,结交众英雄。”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梵王宫是汉语佛教词汇,由“梵”“王”“宫”三字构成,其核心含义指佛教中大梵天王(Brahmā)所居的天界宫殿,后引申为佛寺的雅称。以下从词义、宗教内涵及文化引申三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本义

  1. “梵”

    源自梵语“Brahmā”(梵摩),意为清净、离欲,特指印度教和佛教中的创造之神大梵天王。《佛学大辞典》定义:“梵者,清净之义;王谓自在;梵王即色界之主。”

  2. “王宫”

    指天神的居所。合称“梵王宫”即大梵天王治理天界的宫殿,位于色界初禅天。《维摩诘经·佛国品》载:“梵王宫阙,严净奇特。”


二、佛教中的定位


三、文化引申义

  1. 佛寺代称

    唐宋以降,文人以“梵王宫”雅称寺院,突出其庄严神圣。如白居易《寄韬光禅师》:“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诗中“上界”即暗喻梵王宫般的佛寺。

  2. 文学意象

    在诗词戏曲中,该词承载超脱尘世、清净无染的意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则待看梵王宫月轮高。”以宫殿喻指月光下的寺院静谧之美。


四、权威典籍佐证

典籍原文摘录

《法华经·化城喻品》:“尔时梵王宫,诸天为听法,雨曼陀罗华,散佛及大众。”

(译文:此时梵王宫殿中,诸天神为听闻佛法,降下曼陀罗花,散布于佛陀及法会众人之上。)


参考资料:

  1.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2. 《维摩诘所说经》
  3. 《长阿含经》卷二十
  4. 《妙法莲华经》
  5. 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6. 关汉卿《望江亭》
  7.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网络扩展解释

“梵王宫”一词的释义可从佛教文化和历史建筑两个层面理解:

一、词语本义

  1. 佛教术语
    梵王宫原指佛教中“大梵天王”的宫殿,后泛指佛寺。大梵天王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创世神之一,其宫殿象征神圣庄严,故该词常被用于形容佛教寺院的宏伟。

  2. 文学引用
    古典文学中多以此代指佛寺,如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将一座梵王宫疑是武陵源”,苏轼诗中“尘埃零落梵王宫”等,均借其意象烘托宗教场所的肃穆。

二、历史建筑实例(上海宝山梵王宫)

  1. 起源与沿革
    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的梵王宫,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66年),原为唐氏住宅,后改为佛寺。清乾隆、光绪年间多次扩建重修,曾名“玉皇宫”,1994年定名“宝山净寺”。

  2. 建筑特色
    现存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建筑,为砖木结构,歇山顶,具有典型明清风格。寺内保留清代石碑、弥勒石像等文物,兼具历史与艺术价值。

  3. 现状与保护
    1992年被列为宝山区文物保护单位,现占地约1.15万平方米,近年新增藏经楼等建筑,成为融合宗教与古建文化的代表性场所。

三、扩展用法

该词亦可比喻华丽庄重的建筑或人物气质,如“梵王宫般的殿堂”“仪态如梵王宫”等。

别人正在浏览...

哀隐襃讳表里相应弊絶风清倡园谗逆瞋沮储供吹弹鼓板葱昽蹉对妲语兜圈子短少顿足失色尔日繁弦急管割地称臣管响卦象瀸洳交直惊咤积石就罄刻露昆蚑毛翎马唐梦刀纳职女身拼缀请问穷祸热乎任么森聚上半天唼唼蛇含石升扶石拓手足无措榫卯溻湿慝人秃笔外源河玩人丧德窊亚味素违忤文魁舞凤飞龙无阶五瑞相士纤毫无爽险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