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相士的意思、相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相士的解释

(1) [physiognomist]∶相工,相者,相师。旧时以谈命相为职业的人

(2) [camera]∶照相机的略称

(3) [identify talents]∶观察人才,鉴别人才

胜不敢复相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详细解释

(1).鉴别人才。《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孔子 曰:‘里语云,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弗可废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 褚期生 少时, 谢公 甚知之,恒云:‘ 褚期生 若不佳者,僕不復相士。’”

(2).旧时以谈命相为职业的人。《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相士大惊,道:‘足下骨法全改,非復向日饿莩之相,得非有阴德乎?’”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前日有个相士,説大爷是大富大贵之相。” 老舍 《四世同堂》六:“他好像记得 西河沿 福来店的大相士 神仙眼 说过,他就在这二年里有一步好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相士

指以观察人的形貌、气色等推测命运吉凶为职业者,属中国传统方术“相术”的实践者。其核心是通过面部特征、骨骼结构、手纹等外在表象推断人的性格、福祸及人生轨迹。


一、基本释义

“相士”一词中,“相”意为观察、审视,“士”指掌握特定技艺的人。合称即指通过相术为人占断吉凶的专业人士,亦称“相者”“相工”。其活动涵盖相面、相手、相骨等,《汉语大词典》明确将其定义为“旧时以谈命相为职业的人”。


二、历史渊源

相士职业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左传·文公元年》记载内史叔服“能相人”,为早期文献佐证;《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相君之面,不过封侯”亦反映其社会影响。汉代后相术体系渐趋完善,相士成为古代社会常见的职业群体。


三、职责范围

  1. 面相分析:依据《麻衣相法》《柳庄相法》等典籍,观察五官布局、气色变化,推断运势。
  2. 手相占断:通过掌纹形态、手指长短等预测命运起伏。
  3. 骨相推演:如《冰鉴》所述“骨有九起”,以骨骼轮廓判断性格与贵贱。
  4. 测字解签:部分相士兼通拆字、解签等术数手段。

四、文化地位

相士在古代兼具社会顾问与心理疏导角色,其活动渗透于科举、婚姻、仕途等场景。正史如《后汉书》载相士为名士郭林宗评鉴人物,民间文学如《三言二拍》亦多见其形象。然因理论玄虚,历代学者如王充《论衡》曾批判其虚妄性。


五、现代意义

当代语境下,“相士”多指向传统文化研究者或民俗活动从业者。相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价值被学界关注,但科学层面未被认可。相关研究见于民俗学、社会学领域,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方术考》等著作。


参考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第7卷,第102页。

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联经出版公司,2006年,第189页。

顾颉刚《中国方术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相术”词条。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卷,第248页。

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20年,第三章。

网络扩展解释

“相士”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以算命为职业的人
    指旧时通过观察面相、手相等方式推测命运的职业者,又称“相工”“相师”。例如《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提到“胜不敢复相士”,此处“相士”即指鉴别人才或命理推断的从业者。这一含义在古籍和文学作品中常见,如《喻世明言》也描述了相士通过骨相变化判断阴德的情节。

  2. 鉴别人才
    古代指通过观察言行举止来识别人才的能力。例如《孔子家语》记载“相马以舆,相士以居”,强调通过日常表现判断人才;《世说新语》中谢公评价褚期生时提到“不复相士”,也体现了这一含义。

  3. 照相机的旧称(较少用)
    近代曾将“相士”作为“照相机”的略称,属于特定时期的非主流用法,现已被淘汰。


补充说明
“相士”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第一、二种含义,第三种已罕见。需注意语境区分,例如古文中可能涉及人才鉴别的引申义,而通俗文学中常指向命理职业者。

别人正在浏览...

抱歉砭剂便近差度产育吵乱子成趣赤舌淳静从约打破闷葫芦彫飕非谓浮鹅钩公报归奇顾怪鹤毛黄矢黄雉甲马营奬叙劫掎激剧计深虑远举陈连班凉飙两栖动物凉堂卢李驴皮影茅茨不剪鸣鹿目连嗐头墓穴平赃品胎启禀钦爱情本栖蛰阙败祛妄醹醴丧家狗桑茎实芟翦山毛榉蜃灶试馆水引面舒慢太丘道题外威挟无衍下口小宝贝小大人儿谐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