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梵室的意思、梵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梵室的解释

佛殿。 南朝 梁 沉约 《绣像题赞》:“毓藻震闺,腾华梵室。”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悲梵室之未宏,悼禪居之犹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梵室(fàn shì)是汉语中具有佛教文化内涵的词汇,特指佛教寺院中用于修行、诵经或供奉佛像的清净场所。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本义解析

  1. "梵"的涵义

    "梵"源自梵语"Brahma",原指印度教的宇宙精神,佛教引入后引申为清净、离欲、圣洁之意。《一切经音义》载:"梵,净也,谓离淫欲之色也"(来源: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2. "室"的指代

    "室"泛指屋舍、空间,在佛教语境中专指修行者进行宗教活动的特定建筑,如禅房、殿堂等。


二、宗教场景中的具体指涉

梵室作为寺院核心区域,包含三类空间:

  1. 修行场所:僧众打坐、诵经的禅堂(如《禅林象器笺》载"梵室即禅堂");
  2. 供奉空间:安放佛像、经卷的佛殿或藏经阁;
  3. 仪轨场地:举行法会、讲经的法堂(来源: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梵室"词条)。

三、文化象征意义

梵室在佛教文化中承载双重象征:

  1. 物理清净:需远离尘嚣,环境幽寂(如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竹径连初地,莲峰出梵室");
  2. 精神圣域:代表脱离世俗烦恼的修行境界(来源: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四章)。

权威参考文献

  1.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1922年.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年.
  3. 方立天.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网络扩展解释

“梵室”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指佛教建筑中的佛殿,主要用于供奉佛像或进行宗教活动。以下是详细解析:

1.词义解释


2.文献例证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例如:


3.延伸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佛教建筑术语(如“梵刹”“精舍”),可参考古籍或宗教类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败醯版齿暴绝倍禄便私表经逋户产穑赤蛾储备粮樗蒲翠钏打呼丹赤道经厂惇惇幡繖负米国家标准潢井换体忽芒践政监追节拍金抢碗倨倨具论局钱髡钳哭泣刘村龙箫鸬鷀瘟论斥马首孟亭蜜煎捻诀歉迫起忏青塞清猿稔恶不悛日升月恒荣班如坐春风试车十二阑干受脤松裔停学王葛微骨骫奊揾染五细献呈鲜颢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