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青塞的意思、青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青塞的解释

指今 甘肃省 东北 环县 青山 一带。古为 北地郡 ,地近 长城 。 东汉 建武 六年,大将 冯异 曾进军 义渠 ,并领 北地 太守, 青山胡 率众归降。后因以“青塞”泛指边塞,边地。见《后汉书·冯异传》。 唐 张籍 《塞上曲》:“将军閲兵 青塞 下,鸣鼓鼕鼕促猎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青塞”是一个历史地理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1. 本义与地理位置
    原指今甘肃省东北部环县境内的青山地区。该地古属北地郡,靠近长城,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边防区域。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名将冯异在此率军平定义渠,促使青山胡归降,此事件成为“青塞”一词的典故来源。

  2. 词义演变
    因冯异事迹的影响,“青塞”从具体地名逐渐演变为边塞的泛称,成为古代文学中象征边疆防御的意象。例如唐代张籍《塞上曲》写道:“将军閲兵青塞下,鸣鼓鼕鼕促猎围”,此处即用“青塞”代指边关。

  3. 文学与历史关联
    唐代诗人如李益、王维等也在诗作中使用此词,如“碧柳青青塞马多”“乱蓬无根日,送子入青塞”,均借其边塞意象表达戍边情感。

  4. 读音与构成
    读音为qīng sāi,其中“青”既指青山地区,也暗含草木苍翠的边关风貌;“塞”则强化了其军事防御属性。


“青塞”最初为甘肃环县古地名,后通过历史事件扩展为边塞代称,兼具地理与文学双重意涵。更多诗词用例可参考《全唐诗》相关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青塞

青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青是一个形容词,表示颜色,常用于描述青绿色,也有表示年轻、朝气蓬勃的含义;塞是一个名词,表示关卡、边境。因此,青塞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青绿的关卡”或者“青葱的边境”。

拆分部首和笔画

青塞的第一个字青,由部首青和字形青组成。青的部首是青字旁,表示与植物、色彩相关的意义;其笔画数为8。

青塞的第二个字塞,由部首土和字形塞组成。塞的部首是土字旁,表示与土地、地方相关的含义;其笔画数为13。

来源

青塞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易·静卦·九五》中,用来形容地势崇高、险峻的关口。

繁体

青塞的繁体字为「青塞」,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青塞在古时候的写法为「青塞」,字形与现代相同。

例句

1. 这座青塞关隘十分险要,有着重要的军事地位。

2. 青塞关外,是一片辽阔的土地。

组词

青城、塞外、关塞、青山等

近义词

绿关、翠塞、青翠的边陲

反义词

赤坂、红关、白塞、黄土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