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厄,窘迫。 前蜀 杜光庭 《青城郑瑱尚书本命醮词》:“伏惟少驻鸞驂,下临尘壤,愍其歉迫,假以恩休。”
“歉迫”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困厄、窘迫的境地,尤其在物质或生活条件方面。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歉迫”指因资源匮乏或外部压力导致的艰难处境,常与经济拮据相关,如提到“困厄,窘迫”。例如:生活歉迫、手头歉迫。
语境扩展
除了经济层面,也可形容其他困境,如时间紧迫或精神压力,但需结合上下文使用。例如文献中“愍其歉迫”即表达对困顿处境的同情。
历史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前蜀杜光庭的《青城郑瑱尚书本命醮词》:“愍其歉迫,假以恩休”,意为请求神灵怜悯困苦、赐予恩惠。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出处,可查阅汉典或查字典等来源。
《歉迫》是一个形容词,常用来形容人陷于困境或处境艰难的状态,感到非常压迫和难过。
《歉迫》的部首是“歹”,总共由13画组成。
《歉迫》是由“歉”和“迫”两个字组成。其中,“歉”通常用于表达道歉和内疚的意思,“迫”主要表示被迫、逼迫、压迫。
在繁体字中,“歉迫”写作「歉迫」。
古时候,《歉迫》的写法与现代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变化。
1. 他因为经济问题而陷入了歉迫的境地。
2. 她无法承受家庭的歉迫生活,决定出去打工。
1. 歉意
2. 歉收
3. 迫切
4. 迫害
1. 困顿
2. 困境
3. 窘迫
4. 焦虑
1. 宽裕
2. 舒适
3. 安逸
4. 自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