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骼小。《楚辞·大招》:“丰肉微骨,调以娱只。”《楚辞·大招》:“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微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层释义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拆分和典籍用例两个角度解析:
一、字义溯源 根据《汉语大词典》的释义结构,“微”指细小、轻微,如《说文解字》注“微,隐行也”;“骨”指支撑人体的坚硬组织,《黄帝内经》载“骨为干”。二字组合构成偏正结构,字面意为“细小的骨骼”。
二、典籍用例
三、现代语义演变 当代《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①微小的骨骼;②比喻事物中起基础作用的细微部分”。该释义既保留传统医学内涵,又拓展出抽象概念用法。
(注:本解析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黄帝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校注本、《剑南诗稿》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类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整理本、《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等权威文献。)
“微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微骨(拼音:wēi gǔ)指骨骼细小,常用于描述人或动物的骨骼结构较为纤小。该词由“微”(细小、轻微)和“骨”(骨骼)组合而成,强调体态上的纤细特征。
古代典籍:
该词最早见于《楚辞·大招》中的“丰肉微骨,调以娱只”及“丰肉微骨,体便娟只”,形容人物体态丰润而骨骼纤细,兼具柔美与轻盈感。
传统用法:
在古代文学中,“微骨”多用于描绘女性或灵巧生物的体态,隐含对纤弱美的赞赏。
直接含义:
仍指骨骼细小,如“她身形微骨,行动轻盈”。
需注意的引申:
部分现代语境中可能误用为“轻微骨折”(如例句),但此用法不符合原词本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楚辞》相关注释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半导体整流器牓额碑铭哺待参会查号台怅怅茶竈插值法蚩蚩者出爵翠襟蹴踘存亡继绝村野敦厚吠蛤風行雨散风礼抚掇夫容告禀高亮拐点瓜田李下榾柮哄士洪颐花见羞佳事假厮儿截流金舄酒眼开许劳师糜饷灵监离簁贸贩毛茸判然袍套婆律蒲席清浄清夏祈请使诎志生角申救视为知己守位水操说分上踏缉腿脚玩完香线显家小丈夫